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魂铸纳赤台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姚斌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2日 15版)

        对于青藏公路,记者最初的认知源于一篇报告文学——《血祭唐古拉》。

        在这条全长1937公里,由青海通往西藏的交通大动脉上,从修筑公路到输送物资再到兵站后勤保障,回顾那令人动魄惊心的69年历程就会发现,它始终一脉相承着这样一种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修建青藏公路的4年中,平均每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倒下;在通车后的65年中,有300多名汽车兵长眠于雪山冻土。

        时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天,记者再度踏上这条无数前辈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铸就的雪域坦途。

    信念——纳赤台兵站的精神坐标

        4月17日清晨,从格尔木市出发,一路向西南行进,目的地是海拔3575米的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纳赤台兵站,计划在此停留三天两夜,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听他们讲述发生在兵站的故事。

        汽车在戈壁上向南疾驰,车窗外南北相望的沙松乌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山并肩而行,背后是延绵不绝的座座雪峰,两山之间,宽度不过几公里的峡谷中,滚滚昆仑河水自西向东不息地流淌,把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分隔两边。山谷里的风,不时卷起股股沙尘,篷篷簇簇的衰草,倔强地生存在荒芜干涸的大地上。

        午后2点30分,在距离格尔木市94公里的纳赤台兵站——那间不足3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34岁的副站长周庆华和15名士官齐整地分坐三排,准备面对面与我们交谈。

        正午的阳光穿透玻璃照进屋内,依旧驱散不了高海拔袭人的寒气,最初的气氛很是尴尬,肤色黝黑、局促不安的战士们谁都不说话,纷纷把目光投向周庆华,于是,他率先打破僵局,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纳赤台兵站的首要职责,是为入藏出藏部队提供后勤保障,作为一名战士,谁不想扛枪,但我们,却成了抡着大铲的“伙头兵”。

        兵站的每一名战士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逢过往的部队在纳赤台兵站休整,在为他们做好晚饭,安排好住宿后,总会有几名战士借着夜色,悄悄溜到一排排战车前,先是来回细细打量,然后把脸贴近窗口,把目光投向里面的各种装置,此刻,他们的内心是自卑的。

        同样是兵,为什么自己成了一个抡勺弄铲的“伙头兵”?

        2015年7月的一天,从头天午后2点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纳赤台兵站的战士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为1000多名演习官兵安排好住宿,做好晚饭和早餐,清晨,他们目送一辆辆战车离开兵站,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房。

        在楼道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红纸,周庆华上前细看,这是一份感谢信,满满两页纸上,写了许多话,有的夸饭菜做得好,有的说下次见面当面道谢,有的为他们的辛劳点赞……当看到“在纳赤台,有一种家的温暖”时,一股暖流从他眼里倾泻而下!

        同样是兵,有扛枪的,就会有抡勺的,你们再牛,也得吃我们做的饭,不管是哪种兵,只要干得好,就不会被埋没。直到那一刻,周庆华才感到自己心中的憋屈彻底释然了。

    血性——纳赤台兵站的精神柱石

        纳赤台兵站的温棚四季如春,墙壁上的青藤和油绿的蔬菜让罕见绿色的兵站生机盎然,温棚里的鱼池里,既有昆仑河里的蛇板鱼,又有观赏的锦鲤,这些锦鲤,都是战士们休假轮训时,专门买来装点池塘的,这一做法已成了纳赤台兵站一条不成文的惯例。

        在纳赤台兵站,每名战士每年平均休假仅有50天,这就意味着一年中,他们要在兵站工作生活足足310天,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手机只能用3小时,和家人朋友通通话视视频,便会被班长收走。

        常年与戈壁为伍,与风沙做伴,他们都能忍,但在纳赤台,最难忍的就是孤独,照崔建广的话说,战友们相处大都超过了5年,放个屁都能闻出是谁放的。

        孤拔高绝的纳赤台兵站对于别人,可能只是一座站,但对于兵站的每一名战士而言,却是一座精神基石。

        周庆华将手指向窗外那座黝黑陡峭的大山,“在山顶你们能看到什么?”顺着他指尖的方向我们凝神细看,的确,一面米粒般大小的红旗在山顶若隐若现。听战士们说,这面旗在山顶上已整整伫立了10年。

        原来,这面旗是有血性的,它是纳赤台兵站——“吃苦不怕苦,缺氧不缺志”的精神柱石,那是4月13日早上10点半,周庆华带着魏强、孙海波、莫龙翔等6名战士,悉心叠好红旗,揣着签字笔,再次登上营房对面这座高度500多米的大山。

        因为山顶上的那面旗已被风吹烂,习惯于一走出营房就抬头看看它的战士们,因为看不到那抹红色,如同丢了魂魄,为此,他们必须重新插上一面旗。下山前,大家在旗上一笔一画地签上名字,然后并肩站成一排,在劲风中,向着红旗——敬礼。

        之前,在兵站荣誉室,屋内的两面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牌和锦旗,战士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的“高原红旗兵站”荣誉称号,除了纳赤台兵站,青海境内其他11座兵站再未获此殊荣。

    忠诚——纳赤台兵站的精神归宿

        在兵站,战士们情绪的高峰和低谷可以用3个“最”来概括,最渴盼休假,最期盼下格尔木,最厌烦闲而无事,于是,在没有后勤保障任务的时候,他们会想尽法子,打发自己的空闲时间。

        纳赤台兵站整个营区并不大,但处处可见战士们别出心裁的“创意”,一块写着奉献二字的奇石,两排迎宾的杨树,温棚里的常青藤壁,休闲观赏区的绿植与鱼塘……在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的纳赤台,在雪峰横亘,戈壁绵延的“生命禁区”,战士们并没有降低精神层面的追求,每一个创意,都像种在他们心里的一棵愿望树,久而久之,它们渐渐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能阻挡寒风,能抵挡孤独,能抗拒命运。

        远远看到营房外墙上“纳赤台兵站”这五个如斗般的大字,对行进在青藏公路上的每个人而言,无疑是漫漫长路上可以驻足的港湾,如同漫漫长夜里指引方向的一座灯塔。

        2010年11月的一天,寒风恣意肆虐,冰雪万里尘封,顶着狂风,杂勤班班长张涛涛和战友推着小车,穿过马路去倒垃圾。

        对牧人而言,南坡下雪赶羊北坡,远处,隔着一条大河,一个牧民正驱赶着羊群过桥,不料拥挤的羊群中,突然有两只落水,羊是牧民的命根子,牧民便顾不上自己的命,跳下河去捞羊。

        11月的昆仑河冰冷刺骨,下了水,一旦大腿抽筋,就会要人命。

        牧人一入水,便被卷入湍急的河流,紧急时刻,张涛涛也跟着跳进河中去拽他,尽管两人缠在了一起,依然抵挡不住水流的巨大冲击,一路浮浮沉沉向下漂去。

        如果不是拎着铁锹,提着绳子的战士们及时赶来,两人必死无疑……他们获救了!

        几天后,一个人和两只羊站在了兵站门口,那个人大声喊叫着,引来一群官兵查探究竟。

        待问清来意,战士们都笑了,原来是几天前获救的牧民,赶着羊来报答救命之恩。

        “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羊,我们绝不能收,这会违反纪律。”兵站领导坚辞不受。

        “羊不进去,我今天不会走。”牧人也是铁了心。

        就这样推来推去,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战士们万万没料到,牧民一转身,弯腰按住羊,从怀里抽出一把刀,径直刺进羊脖下的动脉,当刀抽出来的那一刻,殷红的鲜血喷向大地。

        战士们惊呆了,怔了半晌,而后不约而同地,一起奔向这个淳朴的牧民,大家紧紧抱在一起,久久地,久久地,不愿松开……

        听完这个故事,透过泪水,眼前战士们的脸渐渐变得模糊,沉思半晌,我们恍然发现,这座兵站原来是有灵魂的。

        那一年12月,服役16年的四级士官冀云生转业了,离开的那天清晨,兵站全体官兵队列,从兵站大门一直排到营房门口,背着背包,一步一步走出营房,冀云生和战友们一个一个握手,战友们一个一个向他敬礼,泪水顺着他们的面颊默默流淌,在接受了最后一次敬礼后,他大步走向公路,猛然,他甩掉背包,慢慢转过身,抬头向着纳赤台兵站这5个大字,扑通一声跪下,连磕三个响头,然后头也不回,走向军车……

        (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姚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