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2日 星期日

    从“暴风骤雨”中走来的元宝村

    作者:本报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2日 11版)

        元宝村农民在大棚中培育秧苗。本报记者 赵洪波摄/光明图片

        本报记者赵洪波(左)在元宝村采访老支书张宝金。本报记者 张士英摄/光明图片

        元宝村村景。本报记者 赵洪波摄/光明图片

        元宝村铅笔文化广场景色。本报记者 赵洪波摄/光明图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四月的黑龙江,春风刚绿了树梢。尚志市元宝村里,乡亲们早早地忙开了春耕,繁忙的劳动场景一下把我们带到了和煦的春天。

        元宝村,曾被誉为“中国土改第一村”。这里是作家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的创作原型地。当年,周立波在这个村子任土改工作队副队长,亲身经历了这里的土地改革。后来,他把这段历史写成了小说,并塑造了“赵光腚”、郭全海、老孙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农民形象。这次采访,我们特别期盼能见到小说中“赵光腚”的后代们,看看他们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得怎么样,生活有什么变化。

        1946年,元宝村的农民们在这里打下了东北土地改革的第一根桩子。今天,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再次被他们唤醒,他们要在这里竖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坐标。

        打土机轰隆隆的响声里,农民把冬天冻得结结实实的黑土打成黑油油软乎乎的细土。大棚里,大米种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焦急地等待着铺上松软的黑土。在未来的几周里,它们将迅速从黑土中钻出来,生根发芽。平地、扣棚、旋地、打床、摆盘、覆土、施肥……农民杜亚红一口气给我们说了一串大米育秧流程。看着她熟练的育秧动作,我们不知从哪个动作学起,只能目瞪口呆对她佩服不已。

        元宝村这几年紧紧围绕土地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原来这片土地上种得多的是苞米,但收成不好赚不了钱。离村子不远是黑龙江五常市,这里以稻花香大米著称。有着丰厚农业经验的老书记张宝金敏锐地发现了发展新路,他迅速带领乡亲们把旱田改成水田,广泛种植稻米。元宝村地处黑龙江第三积温带,与五常还差两个积温带,但张宝金和村里人敢想敢试,搞科学种田,在几年内成功种出了稻花香大米。

        张宝金,一直被乡亲们誉为“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从198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领着乡亲们把“光腚村”打造成了黑龙江第一个“亿元村”。今天,快80岁的他把病痛忘在脑后,仍然亲力亲为领着乡亲们种大米,修水利,谋发展,努力再次振兴元宝村。“把土地的潜力都挖出来”“没有什么好招,就是实干”,老书记采访中给我们说的许多话朴实而有大道理。这几日,他说得最多的是:“你们要不来,我得着急带人闯市场去。”看到他和老伴现在还住在老村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我们对老支书有了更多的认识和钦佩。

        赵尚志、赵一曼等革命烈士曾在这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为祖国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今天,从老支书和村委班子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依然放射着璀璨光芒。新时代里,“赵光腚”的后代们在这片革命的黑土地上,正携手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