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久前成功举行,凝聚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已经绘就,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正在铺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从建设的“持续性”这一学术视角对此进行了理论解读。他表示,互联互通为人类所向往,是一个永续的过程。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整体发展的根本诉求,因而其高质量建设具有生生不息的持续性,并将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未来延伸。
傅梦孜主要从事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问题、海洋治理等领域研究,因而得以从多种专业视角观察“一带一路”,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日前新出版的专著《“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中。该书综合运用历史比较、量化实证研究等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问题这一全新的研究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胡德坤在序言中评价,该书是一部融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历史学等学科于一体、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研究著作。
在傅梦孜看来,“持续性”是“一种事物或现象产生以后得以不断发展和延续的状态”。“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问题主要是指在有关方主观愿望强烈,但建设环境可能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否运用好既有条件,克服各种挑战,在不同时段使互联互通及项目建设整体上得以持续有序推进的态势。他从经济内生动力、国际政治适应与磨合、风险评估三个维度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了肯定回答,这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重要基础。
以经济研究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具有内生性动力的系统工程。傅梦孜从四个方面予以阐释:
一是超大规模经济的外溢效应。自古代起,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必然产生相应的规模经济。在工业化条件下,特别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这种基于巨大人口规模创造的需求更为多元,经济规模也更为巨大。而一种超大规模的经济产出必然产生外溢效应,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重要条件。
二是价值链的延伸与攀升效应。全球化条件下形成的产业分工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主要体现于包括供应链、生产链和物流链的价值链之中。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得益于创新驱动,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一个不断由低端向中高端上移、由国内向国外转移的过程,这种价值链的延伸与攀升效应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必然。
三是通道适切性与区位导向。“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等通道建设反映地缘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通道或正在建的通道已经或将形成经济带动效应,运输的畅通有利于推动产能合作,这种区位导向形成的国家间的产能合作必然支撑通道的运营,二者相互支撑,从而促进全球与区域的互联互通。
四是基础设施短缺与建设的长程性。因应技术革命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虽非决定“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必要条件,却可谓充分保证。
傅梦孜认为,虽然国际政治的适应与磨合是一个复杂过程,但是六年来的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给予理解和支持,保证项目高质量建设可以全面展开并有序推进。抛开经济层面的属性考虑,“一带一路”还具有向国际社会提供某些公共产品的属性,将得到有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持久支持。他表示,作为一项宏大倡议,“一带一路”漫长的建设过程将是十分复杂的,沿途遇到的世情、域情、国情各不相同,对其建设过程会发生难以精准预测的影响。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需要企业做好相关项目的风险评估,中国国力与影响力的上升也使我们塑造外部环境的能力同步得到提升,这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具有持续性的有利条件。
80多年前,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曾经期待,中国政府如果能够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化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立起一座丰碑。他不无感叹地指出,昔日的壮景一幅幅沉入西方的地平线,而新的灿烂景象每天随着初升的朝阳,一幕幕展现在东方的天际。在傅梦孜看来,今天欧亚大陆的景观早已翻天覆地,这种灿烂的景象已经超越斯文·赫定曾经所认定或设想的地理范围。这不是一种得失分明、此消彼长的局面,而是一种全球互联互通基础上形成的互利共赢的态势。“一带一路”标注了中国与外部世界互联、互通、互动、互赢的新方式,相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世界打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