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视界】
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源于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又名“打鼓子”“大鼓子秧歌”“跑秧歌”,清朝乾隆年间叫“武秧歌”。
“鼓子秧歌”队一般由70多人组成,人物角色由固定的伞、鼓、棒、花、丑组成,其中“丑伞”表演者左肩扛着伞,右手拿着牛板鼓,牛板鼓下面系着铜钱,动作难度相对较大,是整个队伍的总指挥。“花伞”表演者左手举着伞,右手拿着铃铛,铃铛下面系着绸子。“鼓”表演者左手拿鼓,右手拿木棒。“棒”表演者拿着两个60厘米左右的木棒,“鼓”和“棒”动作招式完全一样。“花”表演者手里拿绸子和手绢,表现女性之美。丑角的人物形象有多种,如:孙悟空、猪八戒、算卦先生、媒婆、懒汉、小生等。表演时由“丑伞”带领后面的鼓、棒、花依次上场,边做动作边带着队伍跑出“十字街”“双出头”“四斗门”等多种模仿带兵打仗阵法的队形。本报记者郭俊锋摄/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