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

    绿道点亮羊城新生活

    作者: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02日 01版)

        【城市绿道串起美好生活】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端的官洲岛,有不少囯内外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机构,被称为“广州国际生物岛”。在这个形似水滴的小岛上,一条掩映在花丛绿植间的天蓝色环岛步道,为在岛上工作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锻炼放松的好去处。

        “这条环岛步道2017年10月改造完成,是广州市内的首条蓝色绿道。”步道材料提供方工作人员张红广介绍,这条步道根据南方多雨的气候特点,选用透水性很强的新型材料,不光颜色亮眼,还能够实现路面雨天不积水。

        “6.6公里的绿道中分布着3个驿站,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的使用人群做了特殊布置,进一步升级了使用体验。”广州生物岛绿道运营负责人蒋平说。

        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绿道管理负责人吴朝告诉记者,黄埔区目前建成了省内首批智慧型多功能绿道驿站,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建共管共享模式,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集成了绿道管理信息系统、共享单车管理规范系统、运动打卡交互系统和便民公共服务交互系统等信息系统,提升了绿道运营效率和市民使用体验。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绿道建设的城市之一,广州市自2010年起就开始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渐次推进绿道网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建设。时至今日,广州建成了3500公里绿道网,绿道已经成为羊城的绿色基础设施。

        “广州绿道从建设之初,始终对接国际标准,邀请国际交通研究所等机构进行技术咨询。我们提出‘增绿、配套、成网、标识’的绿道建设四要素,打造城市绿色生态长廊。”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规划调研处处长杨宏宇表示。

        随着规划布局的初步完成,近两年广州市绿道建设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了提升品质和强化管理方面。“我们在城市中央和绿道两旁加花、加景、加内涵,新增了30万株主题花树,还在交通慢行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开展绿道缓跑径建设。另外,我们还严格执行三级巡查制度,充分利用数字绿化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杨宏宇说。

        来到广州市打造的第一条滨江缓跑径——临江大道缓跑径,记者感受到了现代都市中高效率与慢节奏之间的巧妙平衡。在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的旁边,这个由繁花绿荫、塑胶跑道构成的绿色空间,不光联通海心沙与二沙岛的绿地景观,也帮助人们实现了工作与生活间的张弛有度。

        “什么叫‘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享林泉之乐’,这里就是啊。”今年62岁的资深运动爱好者黄卫国说。

        除了不断加强硬件的规划和建设,广州市也通过优化服务提升绿道使用体验。在位于二沙岛的绿道,记者遇到了来自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绿天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本职是律师的李坚从2011年起开始做志愿者,现在每周日都会走进市内各条绿道开展服务,鼓励和帮助市民了解和亲近大自然,同时也会进行一些有关绿道的历史人文讲解。“我觉得绿道不光是道路,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李坚说。

        “绿道是一本关于联系的书,是人与土地联系的书。土地包含自然,也包含历史。作为历史上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蕴含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南粤古驿道,也伴随绿道来到了历史的前台,受到广泛关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表示,除了与市民健康需求和自然环境特征相结合,绿道未来还将与历史文化线路相结合,以新的方式重装上路。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