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何天谷委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坚持党的领导丝毫不能动摇
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19年,我们将分4批组织馆员文史专家、艺术家开展采风写生和调研考察活动,为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搭建平台,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条件。同时,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大型诗书画印展等形式,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良、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激发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
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丝毫不能动摇。唯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方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
喜清江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市长)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 为基层减负担
会后,我将认真传达、广泛宣讲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甘肃、河南、福建代表团等的重要讲话精神,回去就干,马上就办,务实苦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从严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将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全面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将主动对标对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努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严格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紧盯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继续为基层添力减负,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我们将以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活动为契机,大幅度精简会议、文件,大力压减和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
(本报记者王建宏采访整理)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段宇飞代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为广大老百姓的健康服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我们必须担起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一是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必须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探索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二是直面问题敢于创新。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期,群众对卫生健康工作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必须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碰硬,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三是履职尽责敢于负责。健康涉及面广,需要破解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一件事地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努力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
(本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
孙宝林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
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努力方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宗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博物馆是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结合我的本职工作来看,我面对的具体对象,就是来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的观众。怎样去服务好观众,让传统文化走近他们、深入人心,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近几年,民众主动去博物馆参观的热情不断增加,不但观众人数增多,年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造纸为例,我们通过手工体验,让观众亲自体验做纸、晒制等流程,真正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中去。同时,我们还将裸眼全息投影、3D打印、VR等技术引入博物馆,将传统的印刷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线上导流和线下体验,激发观众的兴趣。通过种种办法,我们正努力重现古老印刷文明的魅力,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报记者杜羽、李苑采访整理)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张政文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科学理论是涉险滩、闯难关所必需的“桥”或“船”。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自觉遵循、科学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事务,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的重地。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旗帜鲜明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领航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价值性与科学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扎实推进理论创新,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当前,“双一流”建设越繁重,越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特别是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既要瞄准世界一流,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报记者王琎采访整理)
邓纯东委员(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
四方面入手 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在今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点有四。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各方面规律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原理。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理论分析我们今天所处时代的特点,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再次,一定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要在实践中时刻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今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的时代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出新的回答,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创新。最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其指导下明确改革方向、改革任务、改革措施,确保改革不断全面深化、不断推向前进,通过改革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