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1日 星期四

    河南沈丘:舞一场传承七百多年的“文狮子”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黄海涛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1日 09版)

        2月19日晚,元宵佳节之际,在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回族文狮子文化协会20余人带着表演道具,敲锣打鼓、环城巡演,为节日喜添新亮点。

        槐店回族文狮子又名“海狮子”,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最早发源于汉唐时期的西域“五方狮子舞”和“胡人假狮子”。元朝时,波斯人海鼻耳被蒙古军强征到中原。传教期间,他为了感化元统治者少暴政、多仁政,就根据当地居民舞龙灯的习俗,采用西域胡狮舞蹈形式,并吸纳中原古图腾文化,编创了一套文狮子舞。

        时至今日,这种中西结合、多元文化并存的艺术形式,已在沈丘县传承了780余年。

        “海鼻耳编创文狮子舞的寓意,是表达中原各族人民对长年战乱的厌倦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它最大特点是表演主体为雌狮子,动作以原生态为主,突出一个‘文’字,引义文雅、亲情、和善。”演出间歇,沈丘县回族文狮子文化协会秘书长倪胜章介绍说,刚才“母子狮情”的表演就意在教化人们善待子女、孝敬父母。沈丘县回族文狮子文化协会秘书长倪胜章表示,沈丘清真古寺正门两侧的楹联“守教门而归正道 笃忠孝而尽人伦”就源于这一情节。

        近年来,槐店回族镇的东关、马楼、海楼等村都成立了“回民公义文狮会社”,对“文狮子”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其中新改编的“三狮闹春”情节,不仅突出了文狮子的趣味性和欢快气氛,而且更好地展示了多元文化的共融共生。

        “文狮子舞很好看,最喜欢‘三狮闹春’那个环节。独角虎、麒麟、母狮子同台联欢,和而不同,太有意思了。”现场观看表演的群众王霞一个劲儿地叫好。当天,文狮子舞每到一处,都会吸引附近的人们前来观看、拍照。

        领着巡演队伍,绕了大半个城的倪胜章,“累并快乐着”。他说:“元宵节到了,我们文狮子协会用民俗表演形式闹元宵,为群众带来快乐之余,也在向群众展示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繁荣昌盛,让群众在热闹的气氛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黄海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