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9日 星期六

    水清岸绿生活美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9日 03版)

        【新春走基层·说说新年新愿望】    

        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家住安徽铜陵的戴晓健便骑着电动车钻进浓雾,十几分钟后他到达渡口,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老戴是一名长江轮渡驾驶员,他所供职的渡口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老洲乡,这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江心沙洲,渡口是洲上居民去县城的必经之地。

        “过年期间,沙洲上的人要出去拜年,外面的人也要进来,我的工作就是在长江两岸来回摆渡。不要看我们洲上人不多,一到过年过节,渡口的人流量还是很大的。”老戴一边检查轮机设备一边说。

        早起的不仅有轮渡驾驶员老戴,还有铜陵市滨江生态公园的环卫工李秀梅。“年初一刚好轮到我值班,这两天过年,滨江生态公园里游客多,我要赶着过去搞清洁。”李秀梅生活在洲上,她要赶早坐老戴的第一班船过江。

        今年57岁的老戴,已经在长江上当了30年轮渡驾驶人。生在江边,工作在江上,老戴见证了长江环境的变迁。“我们小时候,常在江里游泳,那时候江水很清,长江里不时能见到江豚跳出水面,家里喝的水也都是从长江里直接舀上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临江建起了大型工厂、社区,长江里的大型船只也多了起来。“因为工厂和垃圾,江里的水也变得差了,上游常常漂下来垃圾,江水不能喝了,江豚也很难再看见。”老戴讲到这一段的时候,眉头紧皱。

        李秀梅原先是老洲乡光辉村农民,铜陵市滨江生态公园建成后,她就进入园区当起了环卫工人。说起这几年长江岸线的变化,生活在江边的她很有发言权。“生态公园这块原先全是码头,几乎没有绿化,大车装货,带起灰尘,起风时走到这里都要捂着鼻子。”私人码头、露天货场、大型渣土车、生活垃圾乱堆乱倒,那时候的长江铜陵段沿岸“环境很差”。

        2010年之后,铜陵市加大了对长江保护的力度。长江岸线整治、污染源头治理、建立“河长制”管控流域水污染、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等一系列措施出台。“长江流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思路提出后,铜陵市下大力气对长江沿线进行综合整治,加上上游城市的共同努力,老戴终于在退休前又看到长江水质的转变,“有时候开着轮渡过江,还能看到江豚跳出水面,沙洲上经常能看到白鹭,在这样的江面上工作很舒心”。

        2012年,铜陵市开始长江岸线的集中整治,将原先江岸上大大小小的工业码头进行整合搬迁,之后又在原先脏乱差的江岸边建起滨江生态公园,绿植的大面积种植,文体设施的建设让滨江生态公园变成了当地居民最爱去的休闲场所。李秀梅在傍晚下班后也会和家人在公园里走走:“环境好了也有俺的一份功劳,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江边的环境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