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由牟钟鉴、王殿卿、丁冠之、骆承烈、刘示范、钱逊、周桂钿、郭沂、田辰山、颜炳罡、于建福、陈洪夫等20多位老中青年儒学学者,在山东泗水地方支持下,发起和创建尼山圣源书院。这所位于孔子出生地的书院,用“圣源”的字眼表达了鲜明的文化立场。
尼山圣源书院始终与时代同步。10年以来,尼山圣源书院以“弘道明德,博学笃行”为院训,实行“民办公助,书院所有,自主运作,世代传承”运行体制,以学术论坛、教育基地、游学营地、研究重镇为功能目标,坚持“返本开新”,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发展的座右铭,开创当代儒学发展的新形态。
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是书院首要的工作。2009年以来,书院在国际儒联支持下,与台湾中华孔孟学会合作,举办“海峡两岸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连续10年举办10届,全国10余省市8000余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接受了培训。2013年4月至2018年9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和尼山圣源书院,先后举办48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和3期“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班,培训全国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国学教师6000多名。书院还与济宁市开展“一校一导师”培训,培训国学导师4600多人,校长1000名。总结尼山圣源书院的教育经验,可以说他们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自己的专长,为当代教育改革培养了人才。
为了响应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号召,让西方学者可以原汁原味地掌握中华文化,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于2011年,在尼山圣源书院首创的“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讲习班”,至今已在不同地点连续举办7届,为亚、欧、美、澳、非等5大洲10余个国家培训了250余位师资。书院与国际儒联、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联合连续开办“东南亚华人儒学研修班”5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地华人共200余人参加学习。书院面向中外教师的培训,均为公益、半公益,这符合书院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和初衷。
2011年至2017年,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合作,分别举办以“何谓中华心”“儒学的当代价值”“孔子回家”“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儒学复兴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国学经典价值与高校通识教育”等为题,以稷下学宫为楷模的8次传统“会讲”,有跨校青年导师与博士生、硕士生500多人次参加,成为打破现行教育分科体系,探索培养高端文科人才的流动站。与此同时,在尼山圣源书院发起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举办5次,而且尼山圣源书院已经成为论坛永久会址;举办“尼山新儒学论坛”4次;举办“儒学名家圣源论道”两次;举办学术会议多次。尼山圣源书院开展的儒学研究活动,重点在于探讨新时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儒学存续数千年,有其独立而完整丰富的学术传统,但又兼容并包,荟萃精华,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但儒学不应完全以“西学”立场、体系和方法进行诠释、研究,这使儒学丧失独立性,更无法重树其主体性。我们努力探索立足中华文化本位,用儒学的精神指导研究儒学。
在颜炳罡、赵法生副院长等的带动下,尼山圣源书院从书院周边的北东野村开始,进行乡村儒学实践,开展了有声有色的乡村儒学讲堂,为儒学的落地与民间传播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示范。乡村儒学在山东已经开展了5年多时间,在书院所在地的圣水峪乡形成了7个教学点,乡村儒学义工队伍上百人。山东省的乡村儒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并自发地波及北京、河南、湖北、江苏、黑龙江等省市。
尼山圣源书院或许不是当代成立最早的“儒学”书院,但无疑却最有影响力。尼山圣源书院的创办充分体现了儒学学者的当代自觉,从主体、精神、宗旨、运行体制和社会效果等多方面传承了古代书院精神,又在传播当代儒学方面做了探索。
书院是儒家的道场,由民间发起并主导的当代书院复兴呈现出儒学复兴的迹象,但其间的艰难险阻也显而易见。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制度与古代完全不同,存在发展于古代社会的儒学,必须经历“现代转型”,这仰赖深明传统的学者、理性对待传统的政府以及适合传统“转型”的民间生态。古代书院依赖的官方、乡绅、士林支持以及“学田”制度存在的基础都不见了,对其现代支撑的探索道阻且长。以上这些困难和阻力,现实地存在于当代书院生存发展的实际里,必须克服和解决,书院才有可以期望的未来。当代书院发展的共同困难可以概括为缺钱、缺人、缺思想(学术),具体到每个书院,缺的程度和比例有所不同。如果说,当代书院的出现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结果,那么,这些困难和阻力的存在或许说明“自觉与自信”的程度还不够。
那么,我们看看尼山圣源书院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走过10年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书院名誉院长牟钟鉴总结书院所以能够办得出色,理由主要有三条:(一)书院处于孔子出生地,传统土壤深厚,人有尊圣希贤之心,地方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支持,社会贤达鼎力支持,提供政策环境和物质空间;(二)有一批志同道合、前赴后继的事业骨干,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计功利,知行合一,勤俭办院,杜绝铺张,不拘一格,努力开拓,“以儒家精神办儒学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一大批老中青学者无私投入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三)开放包容,书院虽无专职队伍,却有省内外、海内外数量可观的有识之士和学者支撑,使书院扎根泗水、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实践着“继承古代书院传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推动各种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办院宗旨。
明体达用,守常持变,是儒学的一贯精神,以儒学为主导的书院,如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值得期待,更值得关注和支持。存续了一千几百年的书院,应与中华文化一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作者:张践 张顺平,分别系尼山圣源书院院长、北京市明德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