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如何分配使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的怎么样,接下来如何发力?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
“从投入领域和投入重点看,我国卫生投入结构不断优化,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
2013年至2017年,各地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直接补助由1059亿元增加到1808亿元,年均增长14.3%。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转移支付资金由1961亿元增加到3095亿元,年均增长12.1%。在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转变方面,2013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408亿元增长到587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到50元。2017年各级财政投向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方面的资金是2013年的1.6倍。
1.打击骗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近来,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医保制度漏洞和医保基金监管短板。“有关部门有何针对性的举措,切实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中卿提问。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介绍,2018年9月,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目前该行动已进入“回头看”阶段,“我们把‘回头看’聚焦在欺诈骗保的重点领域,通过加强群众监督及时和发现查处问题,以营造一个高压态势来扭转当前的骗保局面,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重点查处诱导参保人住院、盗刷和冒用参保人员的社保卡行为,串换药品、刷卡套取基金行为,通过票据作假骗取基金的行为;设立“回头看”举报投诉电话,印发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举报奖励办法;对查实的违规违法案件要综合运用协议管理与行政处罚手段进行严厉打击……“我们将在继续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的同时,着力建立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包括加强推进法制化的建设,出台基金的监管法律法规,完善智能监控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包括把医保领域的诈骗行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联合惩戒的威慑力。”胡静林说。
2.进一步完善疫苗监管长效机制
疫苗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相关部门如何加强疫苗管理,这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锐的关注。
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介绍,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发生后,国家药监局、吉林省药监局依法对案件进行查办,对企业的主要控制人、责任人进行了处罚;此外,国家药监局对全行业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围绕生产环节对我国45家疫苗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
除了进一步加强疫苗监管的技术支撑工作、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进一步完善疫苗监管长效机制,国家药监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疫苗管理法草案也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些制度的建设都是为了进一步把疫苗纳入最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强全过程、全链条的监管,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进行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焦红表示,“后续,我们会和相关部门继续抓好相关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工作。”
3.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3年至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由6.14亿人次增加到7.64亿人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的乡镇卫生院、85%的社区服务站和66%的村医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当前中医药传承发展面临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推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蒋立虹提问。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介绍,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医药服务与人民群众希望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的需求不相适应;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作用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示度不匹配;中医药发展程度与获得的重视程度不成比例。
针对以上问题,于文明表示,政府将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改革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贡献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力,“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