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河南开封:

    “古”出魅力 “新”出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岳杰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07版)

        对八朝古都开封来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文化的尊重,绝不是僵化的一味守成,让文化动起来,动成风景,动成特色,动成资本,这是开封人的方案。改革开放40年来,开封人用点石成金的手法,把“古”和“新”这两篇文章做得出神入化。

        一斤花生行情好时不过卖上五六元,但当它融入了文化“色香味”,成为开封麻辣花生、花生糕等远近闻名的小吃品牌后,立即身价倍增;背街小巷的传统小吃摊点与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商业模式融合后,变成了集观光、餐饮、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商旅项目,吸纳的就业人数、创造的综合效益,不逊色于工业企业。

        文化动起来,投资者就会闻风而动。2015年10月,“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在开封宣告成立,33座知名旅游城市开始抱团闯丝路。2016年10月,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开封举行,这是国际茶界最高规格的学术会议首次循迹历史、移师中原。2017年1月,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开封恒大童世界项目落户运粮河畔,厚植于殷实的文化“家底”,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开封重点文化项目如雨后春笋,先后破土而出。

        如今,开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6%,位于河南省前列。2017年,开封市累计旅游接待总量586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旅游综合收入累计483.2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点“新”成金,把创新力转化为发展力。2017年3月23日,开封市民之家行政服务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开封市“二十二证合一”首发式上,河南省工商局领导向首批5家企业颁发了“二十二证合一”新版营业执照。开封市“二十二证合一”改革,无论是整合证照数量还是信息化程度均领跑全国。

        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挂牌成立,标志着开封这座既不沿海又不临边的古老内陆城市站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自贸区开封片区实施范围19.94平方公里,围绕功能定位,在空间布局上划分为“一心四谷两港”,即:中央商务中心、文创艺谷、健康乐谷、高新智造谷、创智孵化谷、国际物流港、国际商务信息港。

        截至2018年11月底,自贸区开封片区新注册企业3848家,新增注册资本736.7亿元。开封自贸大厦注册企业千余家,税收过亿元。截至目前,片区注册的企业数量是挂牌前的20倍,亿元以上企业增加了104家,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

        开封市委书记侯红说:“要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开封的新标识。”近3年来,开封在“放管服”改革上一路“开新”:在全国首创“二十二证合一”“三十二证合一”,推行许可默认备案等50条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多规合一、整体评勘,努力实现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四极”理念,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2018年以来,开封涌现了一批在全省、全国领先的改革特色亮点工作,开封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自贸区开封片区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兰考县探索城镇化关键制度改革、禹王台区创新以大数据支撑的干部考核模式、兰考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封市政务服务“六个一”标准体系6项改革事项被河南省委改革办通报表扬。

        “古”出魅力,“新”出活力,开封人用自己的“点子”,点准这个城市的命脉,点出了这个城市的繁华。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岳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