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蒙古族抗日英烈贾力更:

    出入刀丛只身趋 大同城内敌尸飞

    作者:王靖 王雨萧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0日 05版)

        贾力更像 新华社发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9日电(记者王靖、王雨萧)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把什村的贾力更烈士纪念馆,人们冒着严寒前来纪念英魂。纪念馆一角,与贾力更一同工作和生活过的、曾任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杨植霖写下的一首赞颂贾力更的诗,令人印象深刻:出入刀丛只身趋,大同城内敌尸飞,如此中华好健儿,堪做楷模永学习……

        贾力更,原名康富成,蒙古族,1907年出生,内蒙古土默特旗人。青年时代在反帝爱国思想影响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组织派贾力更回到绥远,与一批共产党员领导土默川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党中央决定在大青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贾力更按照党的指示,发动各族群众支援八路军120师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在蒙古族群众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主张,引导蒙古族青年投身革命,为党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还奉党的指示,深入敌占区,揭露日本侵略者以“复兴蒙古族”之名,行吞并内蒙古、分裂中国之实的罪恶阴谋,争取伪蒙疆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参加抗日。

        1938年,贾力更得知日军在大同城北购置了军火库,正在储运大批武器弹药,为进攻做准备。虽然伤病未愈,但他当机立断,化装成劳工,只身潜入日军军火库。

        贾力更的儿子康存计讲述:“他摸清日本人军火库的枪支弹药,用准备好的酒瓶子,底下是汽油,汽油上面夹层纸,纸上头是硫酸,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一下把这个军火库给引爆了。”

        “这在当时是很振奋人心的。回来以后,他不仅组织了党的支部,还在一些地方组织了抗日救国会,为八路军开辟大青山根据地做了群众准备。”土默特历史文化研究会前会长于永发说。

        1939年9月,中共土默特旗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贾力更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蒙古工作委员会遵照党中央关于坚持与发展广泛的地方与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的指示,贾力更做了大量工作,创建了蒙古族抗日游击队,成为绥西地区影响较大的地方抗日武装。1939年底,贾力更被绥蒙区党委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40年初,贾力更先后任中共绥西地委蒙民部部长、晋绥游击区行政公署驻绥察办事处处长,负责绥西地区蒙古民族工作。1940年,在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军事“扫荡”和经济封锁的严峻形势下,贾力更领导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作委员会,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反封锁斗争,多次带领蒙古族群众穿过封锁线,为抗日根据地运送武器弹药,通信器材等急需物资。

        “那种艰苦斗争的环境之下,贾力更在筹集物资这方面,是作了突出的贡献的,被李井泉等老战友亲切地称为‘我们革命的军需部长’。”贾力更烈士纪念馆馆长阿勒腾说。

        1941年3月,党组织决定调贾力更回延安学习,并准备参加党的七大。3月19日,贾力更带领一批爱国青年前往延安,途中在绥西遭日伪军包围,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4岁。

        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是贾力更毕生的追求。如今,在贾力更出生和曾经战斗过的土默特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贾力更的夙愿得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