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深受利益集团影响

    澳大利亚与《巴黎协定》若即若离

    作者:本报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4日 16版)

        12月3日,在波兰卡托维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左一)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言。新华社发

        图为从空中俯瞰的斐济。气候变化对斐济的影响已开始显现,目前斐济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海平面上升。在斐济一些岛屿的海岸带及地势低洼地区,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造成沿海居民住所被淹没,迫使他们搬离住所,迁往地势较高的地区。与此同时,海平面上升也增加了海水倒灌风险,造成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粮食减产,成为制约斐济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澳大利亚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尽管其三年前签署了《巴黎协定》并作出了相关减排目标承诺,但近来澳政府在气候变化方面的举措却与《巴黎协定》精神背道而驰。正在波兰卡托维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澳大利亚政府不仅以沉默方式变相支持美国等四个石油生产国反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的立场,还公开为美国推广煤炭产业站队,澳方行为不仅震惊了出席气候变化峰会的各国代表,更激怒了其一直要“患难与共”的太平洋岛国。

    《巴黎协定》被视为政治负担

        2015年12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签署了《巴黎协定》,次年11月,特恩布尔总理批准了该协定以及《京都议定书》的多哈修正案。特恩布尔曾说,批准《巴黎协定》为澳大利亚确定了更远的目标,到2030年,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6%到28%,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将成为二十国集团内减排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此外,澳大利亚还计划在《巴黎协定》的目标基础上通过更多努力进一步减排。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认真履行《巴黎协定》相关承诺既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也是全球各国人民对澳政府的期待,但随着去年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澳大利亚也与《巴黎协定》渐行渐远。

        今年以来,在澳大利亚矿业等利益集团的幕后影响下,以前总理阿博特为首的保守派公开反对特恩布尔总理推动的“国家能源保障计划”,该计划的一大核心要素就是对澳政府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的26%的减排目标进行立法。虽然特恩布尔总理今年8月被迫放弃减排目标立法,但其仍然没能逃脱下台的厄运。阿博特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如果当初美国没有签署《巴黎协定》,他的政府也不会签。他说,退出《巴黎协定》将是压低能源价格和增加就业的最佳方式,并将自由党从“政治遗产”中拯救出来。

        莫里森总理上台后,虽然拒绝了身边专家提出的“退出《巴黎协定》”的提议,对外继续表示澳大利亚将承诺到2030年减少26%到28%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却随即放弃了“国家能源保障计划”,并表示与其推动能源保障计划还不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降低消费者能源成本上,莫里森政府为此大力推动煤炭及油气的生产与出口,包括为昆士兰州的印度阿达尼大型煤矿开绿灯。英国《卫报》报道说,澳政府今年11月统计数字显示,该国碳排放量持续上升,而且增速远远超过最近几年。

    与应对气变大势背道而驰

        12月2日至14日,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4)在波兰卡托维茨召开,来自200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代表在两周时间内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等内容进行谈判。本次大会是《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最重要的一轮谈判,也是各国对《巴黎协定》承诺最大考验的一次气候谈判峰会。澳大利亚派出环境部部长普莱斯以及环境大使兼谈判代表团团长帕特里克·萨克林等参加此次峰会,但澳方代表在峰会期间的行为与表现却证明澳继续与《巴黎协定》背道而驰。

        今年10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警告必须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IPCC的报告表示,“全球气温上升1.5℃将增加与气候相关的危机,包括健康、民生、粮食安全、水资源供应、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等。如果增加2℃,问题将更加明显。”为了达到1.5℃的目标,各国必须大力改变来自化石燃料的排放,并大规模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203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45%。12月8日晚,围绕IPCC报告应持“欢迎”还是“注意”的态度,与会各国展开了一场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辩论。美国等四个主要石油生产国对这份报告仅选择了“注意”,拒绝接受“欢迎”,从而导致谈判无果而终。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小岛国联盟在此次峰会上一直努力推动对IPCC报告采纳“欢迎”,并受到绝大多数缔约方的支持。而澳大利亚则在这场辩论中保持沉默,这被视为对四国“石油同盟”的支持。

        不仅如此,澳政府环境大使、澳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帕特里克·萨克林还在峰会期间出席美国政府组织的推广使用化石燃料的活动,澳大利亚也是美国之外唯一参与此次活动的国家,这再次证实了澳政府致力于支持煤炭行业的承诺以及对美国坚定不移的支持。《卫报》等报道说,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美国创新科技刺激经济活力”,试图展示美国尽可能清洁有效地使用化石燃料及核能。此次活动一度因几十名示威者的抗议而中断。

    引发国际社会不满

        澳政府与《巴黎协定》背道而驰及其在卡托维茨气候峰会上的表现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英国《卫报》以及推特等社交媒体言论称,澳方行为不仅震惊了与会代表,也激怒了其邻居太平洋岛国,并可能大幅削弱了澳强化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努力。

        乐施会澳大利亚分会气候变化政策顾问西蒙·布拉德肖表示,澳大利亚为美国推动煤炭使用的做法站台是极其令人失望的。结束化石燃料时代是关系着太平洋邻国生存的问题,他们正决心争取更多国际支持抗击气候危机,澳方的这种行为无疑是给太平洋邻国一记耳光,这也与大多数澳大利亚人的意愿相悖。

        据报道,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期间,最新发表的几份报告也表明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成为全球的落后者。气候变化行动网络发布的气候变化表现指数显示,在60个国家中澳大利亚排第55名,美国、沙特分别排第59、60名。该指数综合了各国的气候政策、能源使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澳大利亚研究所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莫泽安称,在气候变化政策表现方面,澳大利亚肯定是垫底的,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连续4年持续上升,而且缺乏相应的气变政策。尽管科学家一致呼吁世界应立即共同采取脱碳措施,但澳政府依然公开且不认错地捍卫煤炭产业。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的最新评估也显示,过去一年里,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增加对煤炭产业的支持,减少对降低碳排放的努力,其气变政策也进一步恶化。该评估报告还称,澳大利亚政府排斥IPCC关于全球变暖1.5℃的特别报告,并宣布不再为绿色气变基金提供资金,其与全球气变行动背道而驰。报告指出,尽管澳大利亚政府根据《巴黎协定》承诺的减排目标是“不足的”,但其仍将无法达到这个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11月发布《2018排放差距报告》指出,澳大利亚、美国等碳排放持续上升,照目前趋势,澳大利亚是无法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的。莫泽安还表示,包括新西兰、太平洋岛国等都强力支持IPCC报告,这也是《巴黎协定》的一个关键成果,但澳方却在辩论时以沉默方式支持美国等四国,这是对联合国最新科学报告的拒绝,“许多国家代表都私下向我表达对澳方行为的失望”。

        图瓦卢总理索索波阿加赴波兰参加气候峰会前曾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就气候变化发表主题演讲,警告澳大利亚政府的“重返太平洋政策”将被其气候变化政策削弱。他说,尽管澳政府已宣布将投巨资在南太地区开展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对图瓦卢等南太岛国而言,他们更关心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可能会摧毁图瓦卢等太平洋小国。他呼吁澳政府阻止昆士兰州的阿达尼煤矿并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他指出,“如果澳政府不对气候变化采取更为积极的应对政策,我们不可能成为地区伙伴,更不可能成为真正和持久的伙伴”。

        瓦努阿图外长雷根瓦努在此次峰会高级别会议发言时指出,无论你是欢迎、注意还是无耻地忽视科学,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气候变化对人类而言是灾难性的,阻止有意义的谈判进展的缔约方代表们应该还有一些自己的良心吧。他表示,歪曲或掩盖气候变化事实不仅是在屠杀人类,还是在消灭人类文明,瓦努阿图绝不允许这种行为肆无忌惮下去。

        南太问题专家苔丝·凯恩在其推特账号上说,澳大利亚是今年9月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博埃宣言》的签署国之一,该宣言明确强调,气候变化是本地区最大的安全威胁,各国应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难道澳大利亚政府对其他地区安全协定也是这样藐视吗?澳政府何时才能真正尊重岛国?澳政府何时才能言行一致?澳媒体何时才能让莫里森政府对自己的这种行为负责?

        凯恩的质问代表了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外的进步声音。《卫报》等媒体报道说,澳洲早些时候曾有上万名学生罢课示威,抗议澳政府允许印度阿达尼集团在昆士兰州开发大型煤矿。太平洋共同体副秘书长卡梅隆·戴佛、太平洋地区环境规划署主任考斯·拉图均表示,国际社会以及澳大利亚民众应给澳洲政府施加更多政治压力。

        (本报堪培拉12月13日电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