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特稿】
又是一个冬藏迎春的12月,在万里河山的冬日静美中,中国正酝酿着又一个生机勃发的新起程。
东方潮起,巨变生发。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平地惊雷春风化雨催生万物拔节破土生长;开山炮响千帆竞发开启波澜壮阔远大航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亿万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2年多的时间;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30余载。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出发。“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中国奇迹,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
潘维廉博士,自称“老潘”,是一位62岁的美国籍中国永久居民。1988年,他辞去美国第一证券公司副总裁职务,举家来到厦门,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至今已经30年。1992年,老潘成为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1988年,我们一家乘慢船到中国厦门(从香港出发需要航行18小时),在和平码头上岸,当时厦门只有一座高楼——厦门港附近的海滨大厦。一星期里有几天会停电,一次连续几天停水,泥土路上坑坑洼洼的,城市因大量使用煤炭而蒙上煤烟灰……”老潘2002年给美国友人的信中写道,“当年我们抵达厦门时,谁能想到,这个落后的小岛城市会在短短的10年间获誉全球最宜居城市。”
“1988年,我深信中国终将繁荣发展,但未曾料想,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令我欣喜的是,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未在经济贸易背后动用军事力量就能达到如此发展程度的大国。”来中国至今,老潘已经写了10多本书,还自编《我不见外》书信小报,用英文向世界和亲戚朋友介绍中国城市和地域文化历史。在老潘新近出版的中英文图书《我不见外》中,他写道:“在中国闯荡了3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甚至也参与了这些变化。”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抉择堪称第二次革命。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
“1978年3月,我扛着两袋东西、一个编织袋,到浙江山区一个小学做民办教师,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学校和我在山下的家中都没有电,点的是煤油灯。2015年中国实现村村通电、户户通电,是首个发展中国家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如今中国100%的村庄实现电气化。”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战略顾问陈新华博士说起40年间的变化感慨很多。
四十不惑,家国记忆。改革开放打破围困活跃细胞的“藩篱”,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40年间,中国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目前的1亿户以上,增长了200多倍;到2017年底,全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飞机,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从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到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到全球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从纵横南北的中国高铁到屡创世界第一的道路桥梁……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40年,是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加快迈进的40年,是脱贫成就举世瞩目、世界上最大保障安全网不断织密兜牢的40年。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奇迹,影响世界的共赢之路
“惠及全球。”谈起中国40年改革开放,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由衷地说。2007年,潘基文成为联合国秘书长,10年任期内11次访华,见证并助推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他感到很自豪。
谈及中国40年最大的变化,潘基文提到两个关键词——“脱贫”和“对世界的贡献”。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这不仅造福中国,更惠及全球。”2000年,189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千年峰会上通过了《千年宣言》,承诺在2015年前实现在1990年的基础上将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等目标。“如果没有中国的努力,千年发展目标不会这么快实现。”潘基文表示。
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1978年至2017年,中国GDP所占全球份额从约2%升至超过15%。“这是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就。”潘基文认为,只有改革开放和以未来为导向的领导思路,才能获得如此成功。
40年来,中国共产党无惧风高浪急,无畏艰难险阻,聚精会神搞建设,铆足干劲谋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经济崛起”被路透社、美国《新闻周刊》等西方主流媒体视为21世纪头十年里全球最重大事件和最热新闻。
平均一秒钟,有多少钱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买卖?如果以人民币计价,在1978年,答案是1100多元;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88万元,增长了782倍。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从40年前的0.8%提升到11.5%,排名从第29位跃升到世界第一。
从一分钟的数据里看中国的巨大经济体量,看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相连,是一个个令人震撼的事实——
一分钟,义乌进出口44.5万元;
一分钟,11只潍坊纸鸢飞出国门;
一分钟,广东803万元货物出口海外;
一分钟,中缅油气管道输油20.83吨;
一分钟,北京实际利用外资4.63万美元;
一分钟,海南离岛免税消费10217元。
578.3亿美元,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累计意向成交额;2135亿元人民币(约合307.7亿美元),是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双十一”交易总额。货物满满的中国“购物车”点燃着全球的商业活力,中国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对世界经济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40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当世界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注入持久信心。中国智慧在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中国奇迹,改革开放将永不停步
安徽小岗村,中国改革开放的著名地标村,十八个农民在1978年的一个冬夜摁红手印搞大包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改革故事。很多人并不知道,第一次摁红手印之后,小岗村也经历了“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的困惑。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小岗再次发生摁下红手印的新改革故事。
从排斥到接受和认可,2006年小岗村民摁下98个红手印,表达对改革带头人沈浩的诚意挽留,也表达着老百姓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渴望;2016年,小岗村开展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2018年2月9日,村民第一次领取了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再次欢欢喜喜地摁下红手印。
“三次红手印见证了小岗的发展,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改革路上的坚定领导者和推动者,改革永远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将目光转向中国的另一个著名改革开放地标——深圳。1979年,深圳蛇口一声炮响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30多年后,在与蛇口一山之隔的前海,一片刚刚完成填海的泥泞滩涂上,新一轮改革开放打开了更加波澜壮阔的画卷。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用“深水区”明确标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所处的历史方位,呼吁全党上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前海要实行“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要“实现一年一个样”“打造改革试验田”。
如今,一座新城正在曾经的滩涂上拔地而起,在前海这片15平方公里区域近百个工地同步在建,16万多家注册企业、6万多家开业企业推动了当地经济总量跃上千亿级台阶……
续写新的更大奇迹,“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巨轮启程时吃水尚浅、由江河渐入瀚海;40年后,这艘意气风发的巨轮驶进更深水域,面对的是汹涌浪涛、广阔前程……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意味着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破解错综复杂的矛盾,都要突破认识和利益的掣肘。同过去相比,中国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
愈难愈进,逆流而上,正是改革者的品格。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必须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源,也必将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158项改革举措,直探“深水区最深处”“最难啃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国企国资、户籍制度、财税金融、农村土地、公立医院……随着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渐次开花,“硬骨头”一一被撬开砸碎,历史性的变革悄然发生。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发出有力号召。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广东之行强调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一系列扩大开放重大举措……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释放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烈信号。
改革开放40年,一个个突破桎梏、创新创业的人生故事,一个个涓滴汇海、百川向东的改革开放故事成就了中国奇迹,也铸就了我们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
40年来,我们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陆续出台,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下一个40年,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