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辽河油田司机张善哲:

    生命最后一刻停稳28吨油罐车

    作者: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张涛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3日 04版)

        11月21日晚,年仅51岁的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罐车司机张善哲,驾驶中突发疾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忍着剧烈的疼痛,将12米长、载有28吨热油的油罐车稳稳停在路边,一头栽在方向盘上,再也没能起来。

        “我的儿,你怎么一句话没留就走了啊?!”张善哲的母亲、73岁的王文华泪如雨下,她没有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她深深理解儿子在生命最后时刻坚守职责:停稳车、按下“双闪”警示,给别人留下安全。

        车辆监控系统记下了张善哲的轨迹。11月21日17时39分,已经拉完3罐油的他,依然从沈四联合站出发,驾驶装载28吨热油的罐车驶往沈二联合站。17时44分,张善哲的车停靠在辽宁省新民市双程堡村东南1.66公里的马路一侧,定位信号不再更新,“双闪”警示灯不停闪烁提醒危险。

        “他的脚牢牢踩着刹车。”急忙赶到的同班组司机陈金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发现张善哲时,他头倒在方向盘上,口吐白沫,大汗淋漓,已昏迷不醒。”当急救车将张善哲紧急送往原沈阳军区总医院时,经检查诊断为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已回天乏术。医生听说张善哲安全停车的事迹被深深感动:“此病瞬间发作,患者会头痛如爆裂一般,常人根本无法忍受,难以想象安全停车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

        在生死关头,减速、停靠、拉手刹、打开双闪……留给张善哲仅仅十几秒时间,而车辆却安稳地停靠在沥青路上。“如果不是这一系列关键动作,车毁人亡的后果不敢想象。”机动采油大队副大队长王者伟调查现场后心有余悸。车辆正处于S弯道中间,距拐弯处还有100多米,而且马路只有6米左右宽,一侧是一米多的深沟,一侧是稻田地。“如果当时车辆失控或者停在路中间,满载热油的罐车与对面行使的机动车发生碰撞或倾翻在路沟,极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污染等严重后果。”王者伟说。

        “他为人讲诚信,有责任心,最后关头能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与张善哲共事13年的工友陈金玉最了解他,“全车队有10台重型油罐车,每天上岗前,他都主动把车辆挨个检查一遍。哪儿有问题,他第一时间解决处理,13年来从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安全行驶30余万公里。”

        11月23日,张善哲出殡,殡仪馆告别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亲人、朋友、同事、邻居、老乡都自发赶来,大家都想最后送他一程。“出发前,我俩还唠今天拉得挺快,剩最后一罐油,可以早点回家!”沈四联合站卸油工王辉至今难以相信,平日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和善可亲的老张竟突然离世。

        关于张善哲这位平凡的石油工人,虽然很难找出一张拿得出手的照片,工作照中也只能看见他忙碌的背影,但他却用自然而然的恪尽职守,诠释了平凡的价值,并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

        (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张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