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因势利导,把整本书阅读正式列为课程内容,且贯穿高中三年。欣喜之余,我们也要看到推行整本书阅读所面临的困境。从阅读规律、教学规律出发,拿捏尺度,是整本书阅读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课上读还是课下读?如何保障整本书阅读的时间?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如何保障教师自己的备课时间,二是如何保障学生的预读时间。整本书阅读有必要更新观念,革新思路。我建议,首先要从“课时观”走向“课程观”,敢于在日常教学中辟出一段独立、完整、不受干扰的课程周期,让学生课上、课下沉浸在书中,用时间深度保障学习深度。其次,在课程周期里,视学生兴趣、能力和教学目的,统筹规划阅读时间。要舍得拿出课时让学生默默读书,更要处理好整体节奏,把内容有计划地分解下去,确保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话的质量。最后,遴选典型书目,聚焦关键内容,通过减少数量保障教学时间,择要而教,能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为“读过”还是为“读懂”?如何确立整本书阅读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读过”是“读懂”的基础,但两者毕竟不同。毫不夸张地说,实现“读懂”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是语文教师的核心价值。当然,“读懂”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确立读者自身对文本的“解释性理解”,并用自洽的逻辑说出来。故“读懂”内隐为缜密的思维,外显为畅达的言语,以“读懂”为目标的整本书教学,有利于借经典名著这块厚实的土壤培养思维品质,也有利于同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底蕴丰厚,见识过人,言语可采。
重微观还是重宏观?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设计?
篇章教学注重“微观设计”,教师聚焦文本细节。如果我们看到“整本书”相对于“篇章”的“大”,并且勇于拿出“大块”时间读书,我们的设计也应变得更“大气”,从微观的教学设计走向宏观的课程设计,从以课时教案为抓手变为以课程方案为抓手。时间、书籍和学生,如同三股丝线,在教师手中编织成锦绣蓝图,引领教学实践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地展开,这是整本书课程方案应追求的境界。
整本书视域下的备课,应关注教师自身学养的提升和通权达变的能力。教师要把书读懂、读透,对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问题有所了解,牢牢锁定一堂课在方案中的位置,知晓一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至于授课过程,可以任意起点、任意终点、任意路径。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从真实的对话中发现有价值的思想、生成有用的知识,也能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增进阅读兴趣。
靠讲解还是靠活动?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
走进教学现场,教师要处理好讲解和活动的关系。教师应该对作品的关键处、难解处提纲挈领地分析讲解,但要注意避免不顾学生实际的“自我陶醉”。把学生发言放在前面,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不轻易给出自己的答案,用评价学生发言吸引学生注意。同样,不妨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活动样式,但应始终坚持以文本分析、文献阅读、问题探究和论文写作等静态活动为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讲解不仅在课上,课后的个性化指导也非常重要。
看结果还是看过程?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评价?
首先,应把阅读习惯纳入评价。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复述阅读内容,二是边阅读,边批注,记录阅读的发现。前者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后者有利于激发灵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写作成果的评价。适当布置仿写、鉴赏论文等写作任务,并在选题、立意、结构、素材、语言等维度做好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再次,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妨引入纸笔测试的内容,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测,互相评阅。上述评价聚焦应试和素养的“交集”,把学生短期需求和终身阅读的关键能力统一起来,不失为“两难”之中的“两全”之策。
(作者:李煜晖,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