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据媒体报道,日前,云南大关县3名扶贫干部在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其中一名年仅26岁的90后女干部遇难,另外两人受伤。遇难者王秋婷是大关县纪委监委派驻天星镇打瓦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这起车祸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是因为遇难者扶贫干部的特殊身份。消除贫困是人类的一个共同难题,脱贫攻坚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改变命运的一个重大契机。扶贫干部下乡帮扶,确保按期脱贫,担子不轻。一大批干部下沉到最偏远、最贫瘠、最艰苦的农村,和乡亲们住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帮助困难群众修路建桥、引进项目、开拓市场、脱贫致富,做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没有去过重点贫困地区,很多人也许想象不到那些一不留神就可能要人命的险峻山路,那种与外界的现代化基本隔绝的生存状态,那种墙体开裂不得不支根木头撑住的农村土坯房。很多扶贫干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好几年,甚至牺牲在岗位上。年仅26岁的驻村干部王秋婷因车祸去世令人痛心,网上哀悼、怀念的气氛浓郁,当地百姓也表达着深切悼念,这是一种社会的共同情感向度。
不光是王秋婷,大关县38岁的扶贫干部王文贵也在几个月前牺牲,王文贵4岁的女儿在遗体告别仪式上说:“躺在那儿的不是我爸爸,是个假爸爸,我爸爸下乡去了。”这番话,曾让很多人潸然泪下。今年年初的一项保守统计表明,近三年扶贫干部牺牲超过100人。这些人也有父母子女,也有等他们回家吃饭的亲人。和平年代,没有枪林弹雨的生死战场,却有不见硝烟的扶贫战场。那种一头扎进偏远山村、一直奔波在扶贫路上的精神,令人尊敬。那些显著的扶贫成果,凝聚着扶贫干部的心血。
舆论关注遇难的扶贫干部,表达的既是由衷敬佩和深切缅怀之情,也是关心爱护干部的积极提醒。对那些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有关方面还需给予更多关心,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必要的投入,切实让他们出行保安全、吃住有着落、病累可休息,减少伤亡的发生。媒体也应对他们继续保持密切关注,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些坚守理想信念、以艰苦付出乃至受伤牺牲赢得发展的好干部值得尊敬。与任何人相比,他们的光彩毫不逊色,他们的“财富”更加深沉。
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势在必行。千千万万扶贫干部艰苦奋战,补的是国家发展的短板,是社会公平的短板,顺应的是亿万民众的期盼。让我们继续密切关注扶贫干部,为他们加油鼓劲。他们今日的艰辛付出乃至奉献牺牲,正一帧帧刻进民众心里,将来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减贫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