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坚守初心,让全民健康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丁文荣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3日 05版)

        【红船听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这一重要讲话,既是对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高度肯定,也对我们做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医者,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代名词。今年8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2017年,中央文明办会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开展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让群众来选出他们心中的“好医生、好护士”。一年时间,共有137位优秀个人和8支优秀团队当选。这是一批不忘初心、全心全意守护人民健康的医务工作者——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他在超声科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有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肝胆外科中心主任医师庄仕华,他扎根新疆,如今已经46年;有悬壶60余载,并将祖传秘方无偿献给国家的国医大师李济仁;还有扎根山村服务乡里,行程40多万公里的80后乡村医生贺星龙等。他们不忘初心,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这一伟大的职业使命,是1100多万中国卫生健康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精湛的医术是攻克病魔坚守健康的前提保障。称职的医务工作者总是把精业、敬业、勤业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参加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充电,进一步提高岗位胜任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民健康至上。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更要有一心为民的情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说:“我将用一生履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承诺。”他一直坚守承诺,把全心全意服务患者、服务群众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医德,是人们评价衡量医务工作者的价值标准。拥有精湛的医术让人为之信服,具有高尚的医德更让人为之敬佩。如果说高明的医术是治疗疾病的必要条件,那么高尚的医德则是加速治愈患者的一服良药。

        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出生在天津一个医学世家,解放前父母开办了一家“华氏夫妇医院”,家里挂的那块写着“医乃仁术”的长匾,让他记了一辈子。他常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医生应该用“心”为病人治病,处处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曾这样评价华益慰:“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这种用“心”为病人治疗的医生,让人们为他的高贵品格所深深折服。

        高超医术与高尚医德并举,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医德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医务工作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要秉承“生命至上,仁心无限”的价值观和“入心呵护、感动服务”的服务理念,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为患者着想,强化“精心服务、精细服务、精准服务”,营造尊医重卫、共享健康的和谐医患关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新时代,各项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从“有药用”到“有良技”、从“看上病”到“更舒心”、从“看得起病”到“更便捷”、从“治病”到“健康+”,同时,人民群众追求更加优越健康环境的愿望也不断提高,这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优、更高的服务标准。在通向全民健康的大道上,广大医务工作者担子更重,使命更坚。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守护人民健康,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丁文荣,系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研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