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毫端往迹中的古意今情

    ——北京画院和故宫博物院等联合举办明清山水画展

    作者:本报记者 荣池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8日 09版)

        桃花源图(中国画) 周臣

        仿古山水图册(中国画) 王鉴

        三绝图卷(中国画) 文徵明

        仿宋元各家山水册(中国画) 王时敏

        仿北苑山水图(中国画) 董其昌

        【艺境观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唐宋诗人陶然而醉、由心而发写下的千古名句情韵悠扬,余味无穷,在让今人沉醉其中的同时,不禁发问“如果用画作表现诗中情境,又会呈现怎样的韵律”。自东晋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诞生之后,许多文人一直把桃花源作为心中的理想国所在,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桃花源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北京画院美术馆,或许你会豁然开朗。

        近日在这里举办的“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览,集合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的珍贵藏品50余件,从明代的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到清初“四王”、蓝瑛乃至清末一些名家的画作均有展出,可谓精品荟萃,蔚为大观。北京画院自2015年起推出了“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如果说2015年举办的“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意在展示明清山水画中实景与写生的关系,致力于讨论画家在自然界中如何进行写实性描绘,那么本次与几家文博机构联办的“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作为该系列展的第四展,则重在强调山水画中摹古的价值与意义,突显传统绘画中临习古人的重要性。

    在千变万化中实现古意转化

        以古为师,是中国绘画传承至今的不二法门。师古人与师造化,同为中国绘画不可或缺的承学方式。一般来说,画家把临、摹、仿作为绘画入门的途径,通过临摹古人的画作,传达先贤的神韵,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为师,最后达到理想的境界。本次展览上,包括沈周、文徵明等吴门画派画家和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画家以及清初“四王”等传派的摹古山水画佳作,共同呈现了这一临习传统的脉络,体现出明末清初山水画坛流派纷呈、气象万千的格局。

        “明清画家师古、摹古的途径多种多样,而古意的转化方式更是千变万化,这也是画家艺术个性和创作思维的直接映射,更是此展的看点之一。”跟随展览现场工作人员的导览,众多观者被文徵明的《三绝图卷》所吸引。作为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徵明拥有诗文、书法、绘画“三绝”之才。《三绝图卷》上半卷描绘延绵伸入湖水的山石树木,下半卷则将视线移向广阔的湖面和远方。画家先用披麻皴勾勒山的坡脚,然后用淡笔皴染出土石的质感、体积感,再用横笔点缀出隐隐约约的山坡路径,并使草木夹杂山间。无论石桥上的行人还是湖面上扬帆而行的小船,都有一种速写般的率性之美。此画取景自苏州古城西南的石湖,也是画家本人经常游玩的去处,画中多处物象是现在去仍能看到的景色。但画中笔墨则主要取法于沈周、吴镇,兼师倪瓒、赵孟頫和黄公望,这便是中国古代画家常见的一种摹古手法——用前人的古意笔法,描绘当下自身亲眼所见。

        明清画家摹古,摹的不只是笔墨,还有古人的情思和心境。明代中期吴门画家周臣的作品《桃花源图》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绘画题材,描绘了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的情景。“将此画收入该展,丰富了摹古的维度和方式,明清画家将文学作品进行具象的转化是对展览标题‘古意今情’的极佳诠释,也为后人理解古人之精神世界提供了借鉴。”展览现场的工作人员说。《桃花源图》画意清新,构图深远,从画面右下角的空舟,至左上方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相遇的场景,极富叙事趣味,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场景更是令人神往。此外,参展的苏州博物馆藏陆治的《唐人诗意山水册》同样是将古人诗意进行形象转化的范例。该作每开均以唐代古诗一联来命题,其中许多诗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画面以春夏秋冬四季为景,色彩明润,用笔苍健,让观者在观画的同时,窥见画家对于古诗的独到理解。

        “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说这话的人是董其昌,其大意是,如果我们想要看最为奇特的景色,就去看真山真水,而不要从画里寻找,画里呈现的应该是笔墨的精妙和艺术性的高超。作为“南北宗论”的提出者和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的作品《仿古山水图册》每一开都临仿前人不同的山水,但基于其崇尚的理念,画中景致又共同呈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无论是怪石奇树还是溪畔人家,都不追求刻板的写实照搬,而是在抓取自然景物造型精髓的同时,注重意境的烘托和情绪的表达。正如董其昌在其画论《画眼》中所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此外,被称作“山水正统”,一方面得到文人阶层认可,另一方面也得到皇家认同的清初“四王”的大量作品也在展览中亮相。王时敏的《仿宋元各家山水册》笔墨含蓄,浑厚清逸;王鉴的《仿古山水图册》运笔出锋,用墨浓润;王翚的《山水册》构图多变,格调明快;王原祁的《仿大痴富春大岭图》虚实有度,浑然天成……对于摹古,这些作品给了观众示范和解答,让我们从中得以领略古人对传统的敬畏和尊重。“古意”是流变的、多元的概念,画家追溯心中的艺术源头,激发自身对于“古意”的理解,从而孕育出富有自身面貌的作品,这也是展览“古意今情”的意涵。

    师法古人是为了传递今情

        前不久,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引发了观众对于摹古的讨论。该展也与“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览形成了呼应和对照。如何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师古而化之”,如何将古人的精髓之处与自身风格结合起来另辟蹊径、借古开今,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对于今天的中国山水画家乃至所有艺术门类的创作者来说,师古或者说是模仿,是大多数人艺术创作的必经阶段。许多艺术家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而在创作中对于“偶像”的模仿不一定都是有意为之,而是生发于天然的审美趋同。同时,师古除了师法技艺之外,通过临摹体会古人的心境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而“化”则是一个嬗变的过程,画家师法古人和造化之后,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因此产生了融众家之所长的集大成者或是完全推翻自己的晚年变法者。这便是“师古而化之”的过程。

        绘画创作师法古人,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寻找自己,表达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传递今情。明清的许多画家就是通过临仿的方式体味先贤的“古意”,用笔墨语言实现“今情转化”。“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览让我们从明清山水画的笔情墨韵间探寻文脉的延续,了解古人的自然哲学与生命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视野早已放眼世界,艺术家们的创作参考系也从古今纵向的时间轴,横向拓展为更广阔的空间。如何在文化种类繁多、定义概念冗杂的环境里建立自己的坐标,成为当下绘画创作所面临的课题。师承与求变依然是当下艺术创作普遍存在的路径和现象,传统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藏,仍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今天的艺术创作。

        (本报记者 荣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