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茶,对于贵州省湄潭县,不仅是老百姓“开门”的一件事,更是立县之本、兴县之道。凭借湄潭翠芽、遵义红等驰名中外的茶叶品牌,湄潭县深挖茶文化,做足茶文章,有力带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从农民收入到人居环境,从精神文明到基层建设,皆因一片茶叶发生了巨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深深印在湄潭人民心中。
茶富百姓
今年9月,湄潭县彻底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20世纪30年代,“中央实验茶场”和国立浙江大学就先后迁至湄潭,使这里一度成为战时中国的科教重镇和茶叶研究推广中心,不仅开创了湄潭大面积植茶的先河,而且还是贵州乃至中国西部近代大面积创建新式茶园的起始点。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湄潭大力实施以茶产业带动脱贫攻坚的战略,被确定为贵州省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茶叶成了县域经济的顶梁柱。2017年全县投产茶园56万亩,茶叶总产量6.16万吨,产值42.7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02.7亿元。截至今年年初,全县有8.8万余户、35.1万余名茶农因茶叶走上富裕之路。
目前,全县有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加工大户538家,其中注册企业390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级4家、省级22家、市级17家,小型加工厂、加工大户148家。全县企业年加工能力7.5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抹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面膜等13类综合开发产品。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5个,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400多家,2017年交易额16亿元,已成为茶产业营销的综合舞台。
茶润人心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10多年前还是一个穷山村:“田家沟,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苞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可如今的田家沟,茶园面积达到545亩,人均茶园面积2.5亩,拥有7家茶叶加工厂。2017年,田家沟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50元,也是黔北民居的示范村。
田家沟的变化得益于湄潭县委县政府“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在坚持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发展路线的同时,死死扭住茶产业发展不动摇,从“退耕还茶”到“六四五六”(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产值6000元以上)茶业提升战略,茶产业不断壮大,也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湄潭茶旅示范区实现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目标。县财政对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农户实行每户7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财政奖补政策,10年来累计补助资金近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0亿元。
2013年起,湄潭县在落实贵州省委的“六项小康行动计划”(即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的基础上,还以“七改一增两处理”为抓手,实施改房、改水、改电、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增加村庄绿地,处理垃圾和污水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日子万年长!”一曲《十谢共产党》唱出了田家沟发展的历程,唱出了湄潭人民的心声。“走,到湄潭当农民去”是湄潭农民幸福、安康的真实写照。
茶兴一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茶兴一方”正在湄潭成为现实。“小茶叶也能种出大产业。”县委书记魏在平说,湄潭“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湄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实施茶叶为中心的“全面融合发展”战略,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依靠茶叶这株宝树脱贫、增收、致富。
他们以“茶庄”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茶产业的三产共生、三产融合,不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围绕茶叶的生态优势功能、经济功能、健康功能、文化功能,全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建设,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城区建设有“湄江河畔茶文化风情廊”,市民漫步江边就能体会到“茶海苍茫、玉带绕城”的美景。目前全县已形成茶饮食、茶包装、茶具、茶馆、茶诗词、茶歌、茶书画、茶摄影等集休闲、养生、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特色。龙头茶企兰馨公司创建的“茶苑”用“群众会+”和“互联网+”的形式,依托生态有机茶园、有机茶加工厂和茶文化中心等,进行整体规划和旅游创意包装,从卖茶叶变身为茶园“私人订制”,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既促推企业发展,也帮助茶农增收致富,实现共赢。
湄潭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茶产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他们重点围绕“夯实一个基地、巩固两个品牌、拓展三个市场、全面融合发展”工作总体思路,不断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通过茶叶文化与产业实现“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区域发展目标是湄潭可预期的愿景。
(本报记者 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