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01日 星期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八桂大地兴文化 甲子辉煌展形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01日 14版)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剧照

        彩调剧《刘三姐》剧照

        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剧照

        桂剧《赤子丹心》剧照

        交响音乐会《壮乡和韵》剧照

        壮剧《冯子材》剧照

        桂剧《七步吟》剧照

        祖国南疆,美丽广西。砥砺奋进,甲子辉煌。

        1958年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这里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成员,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和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华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区,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谋划、融合推进。近年来,广西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推动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回应时代呼唤、人民期盼,努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自治区迎来60华诞之际,八桂大地处处欢声笑语、歌舞飞扬,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正绽放着迷人的光彩。

    扎根人民创精品

    桂风壮韵展新姿

        广西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素有“歌海”的美誉。上世纪60年代,“刘三姐”的美丽传说被演化为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彩调剧《刘三姐》于1960年6月开始巡回演出,万人空巷,长盛不衰,成为中国当代戏剧史上一段佳话。彩调剧《刘三姐》经专家改编拍摄成电影,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民族舞剧《刘三姐》、歌剧《刘三姐》等以“刘三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常演常新。

        知名导演张艺谋、张军钊、陈凯歌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期间曾分别执导拍摄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多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经典。

        进入新时代,一批批广西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把高质量作为文艺创作的生命线,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充分挖掘利用广西的特色文化资源,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创作生产出一批富有历史底蕴、充满时代气息、散发泥土芬芳、展现桂风壮韵的优秀作品。

        以壮族神话传说花神信仰为创作核心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展现广西城乡变化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大型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描写壮族青年爱情故事与正义担当的大型壮族魔幻杂技剧《百鸟衣》,以广西走出去的科学家黄大年为原型创作的桂剧《赤子丹心》,讲述壮民族诚实守信精神和坚韧执着品质的大型民族音乐剧《桂花雨》,歌颂广西本土民族英雄的大型历史壮剧《冯子材》等一批文艺精品登上全国舞台。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和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苏国璋、张树萍、梁素梅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场《风送春暖过漓江》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电影《夜莺》获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并代表中国参加201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再见,在也不见》被选为台湾金马影展开幕式影片,电影《石头》获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民俗礼仪表演《大酬雷》、舞龙表演《平安芭蕉龙》《壮族板鞋龙》、瑶族舞蹈《金锣舞》、民俗影像《孙头坡抢花炮》、民间文学《布洛陀史诗》先后荣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蝴·蝶》《标本室里的肖像》《视角》分获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奖、铜奖;小说集《母亲的岛》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歌曲《嫁给山歌》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银奖,图书《我爱大自然》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版画《青影》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草书《古人书论数则》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舞蹈《仫佬仫佬背背抱抱》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间民族舞金奖。“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等文艺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增强。

        在历届文学大奖评选中,广西籍作家屡屡增光添彩。其中,东西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鬼子(gǔi zǐ)的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田耳的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分获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朱山坡的短篇小说《推销员》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目前,广西有17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07人。

        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市场,“广西出版现象”令人瞩目。广西出版界着力聚焦精品原创,主题出版成果丰硕。2013年以来,出版了40000多种出版物,其中原创5500多种。组织策划出版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60年》等一批优秀图书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长征书简》等19种选题入选国家主题出版项目。原创精品《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累计发行量2400万册,引领少儿畅销书出版。《订单·方圆故事》《虫子书》等获评“世界最美的书”,《在紫禁城》《水墨戏剧》等多种图书获评“中国最美的书”。《中国古代珠子》《汉画总录》《庄子哲学讲记》《我爱大自然》等20多种出版物获国家级重要出版奖项。

    群众文化大繁荣

    文化惠民千万家

        文可润心,亦可植德。广西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积极打造文化节庆品牌,每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宾朋相约广西。

        文化惠民,搭好了台,还得唱好戏。广西积极打造文化惠民品牌,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开展驻场演出、惠民演出和艺术欣赏演出活动,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全覆盖,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把传统文化教育提前、抓早,努力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持续繁荣群众文化,每年一次的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和艺术作品展,以及“我邀明月颂中华”、南宁“民歌湖百姓大舞台”、柳州“鱼峰歌圩”、桂林“百姓大舞台”、梧州“粤剧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常办常新。

        广西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贯通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成115个公共图书馆、124个文化馆、251个博物馆、1168个文化站、1152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每年服务群众3000多万人次。建成农家书屋15143家,全面覆盖了所有行政村,解决了农村地区看书难的问题。全区3个设区市、4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宾经验”面向全国推广。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广西全力推动全区市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目前,全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已达11000多所,开展讲习活动9000多场次,受众87万多人次,党的理论政策在百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重大突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两个“零”的突破;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拓展名录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西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组建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推动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接力出版社综合实力和总体经济规模分别稳居大学出版社和少儿出版社两个类别出版社全国十强。加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区已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10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

    扩大东盟朋友圈

    携手共建友谊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和窗口,广西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打好历史渊源牌、文化亲和牌、经济互利牌、民间交流牌,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

        积极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平台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东盟国家社会各阶层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主张,认同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紧紧抓住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契机,打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戏剧周、“同唱友谊”中越歌曲演唱大赛、“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中华经典诵读会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积极推动蕴含中国特色和广西特点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国门,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色和风采。

        广西以文化服务外交,如为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活动,广西电视台与相关东盟国家主流媒体联合拍摄的专题片《中越友谊家庭纪事》《光阴的故事》(越南篇)(老挝篇)在对象国播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与越泰柬缅老国家主流媒体合办《中国剧场》《中国电视剧》《中国动漫》《多彩中国》《美丽中国》《美在广西》等广播电视栏目,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作品在东盟落地。广西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海上新丝路》电视专题片,被译成英、法、德等10国语言在境外推送。中越合办“两国一刊”《荷花》月发行量2万多册,中国首家区域性广播媒体“北部湾之声”以5个语种每天直播17个小时,有效覆盖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2013年以来,广西针对东盟国家译制了《故宫》《超级工程》《琅琊榜》《你好,乔安》等优秀中国影视剧逾1000集,在对象国黄金时段播出,引发收视热潮。广西的出版发行单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公司开展了版权贸易合作,对外展销优秀图书近3万种,达成版权输出图书1300多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功收购英国ACC出版集团、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接力出版社创办埃及分社,出版的阿拉伯语图书行销20多个中东国家。

        目前,广西共有29所高等院校招录东盟国家留学生1.2万余人,是全国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广西高校在东盟国家建设了7所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和汉语国际教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充分利用地缘、人文优势,积极与世界各国缔结友好城市,目前已与世界五大洲的34个国家建立友好城市103对,其中东盟国家53对。此外,广西各边境市县通过举办庙会、歌圩、龙舟节、体育比赛等民俗文化活动,推进边民民间文化交流,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