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龙的传人》:守护童真 关注成长

    作者:杨杉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5日 16版)

        【文艺观潮】

        每年暑假,电视上都少不了一大波瞄准青少年受众的文化节目。它们都瞅准了孩子们在假期休闲时间也要获取课外知识的“刚需”,让孩子们既能享受看电视的乐趣,又能同时提升文化素养。今年的这类节目数量不减,质量更高,比如金鹰卡通卫视打造的全国首档亲子国学传承节目《龙的传人》第二季,就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国学修养与兴趣。尤其值得点赞的是,节目不争不抢,不疾不徐,用精心的策划和设计让节目变得活泼有趣、充满童真。毕竟,对于任何一档面向少年儿童的综艺来说,守护孩子们快乐、纯真的童年,比其他利益都来的更为重要。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受到追捧,电视制作者的目光也自然投到了对文化类节目需求较大的孩子们身上。越来越多的节目将学生锁定为目标观众,而那些知识面丰富、多才多艺的孩子便相继成为各种文化类节目的主角。“小学霸”“小神童”层出不穷,一路突破重重障碍的升级、过关、得分,虽然增强了节目的竞技冲突性,吸引了一些观众眼球,但这种“竞技”在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文化类节目原本的使命,“寓教于乐”的初心也就被消解了。

        无论是推崇“学霸”,还是宣传“神童”,其实最终大家会发现,只有那些简单、有趣、守住童真的节目才会真正受到欢迎。纵观今年涌现的这些文化节目可以发现,很多制作者都在努力进行改进。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少儿综艺节目本可以成为孩子们课余陶冶情操的快乐源泉,如果一味死记硬背、相互竞争,那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基于这一考虑,《龙的传人2》的创作者对节目中对抗的紧张性进行了弱化处理,注入了更多童趣化表达。没有第一第二,没有残酷的淘汰,让观众看到了在国学陪伴下,孩子们乐呵呵的真实精神面貌。例如,节目组没有用落寞的淘汰来过早地刺激孩子们的胜负欲,而是通过让国学小将滑梯出场的童趣设计,以及送进暴暴牙的大脑、拥抱艾米的棋盘等多样的逗趣惩罚方式,增强了节目中的互动性与参与感。

        文化内涵的传播需要有合适的表达方式。《龙的传人2》每一个关卡都引入了一个金鹰卡通原创人偶IP。比如第一关为“暴暴牙的大脑”——国学答题晋级关;第二关是“宾果的书房”——你画我猜默契比拼关;第三关是“艾米的棋盘”——蕴含围棋哲理的国学对弈关;第四关是“麦咭的擂台”——挑战上期擂主。而在出题方式上,节目全部采用微动画形式,每道题都用小故事呈现。在答题环节,孩子们也不用局限于标准答案,只要能讲出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用童心“讲故事”,就能够获得赞赏。这种出题、做题的过程摒弃了应试教育中对于“答题”的枯燥印象,非常符合当下少年儿童受众的收视偏好。

        电视上已经有很多竞技节目在不遗余力地营造紧张对抗氛围,渲染晋级者胜利的喜悦,对比被淘汰者的遗憾与失落。而《龙的传人2》则重在守护童真、寓教于乐。在平和有趣的氛围中,让国学的力量直达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滋养润泽他们的精神世界,为青少年文化类节目的制作生产提供了有益思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今后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类节目如何剔除比赛式的竞技模式、去功利化,还需要多多探索。无论学国学还是做游戏,孩子的快乐成长,应当作为每一档节目在策划制作时的根本出发点。

        (作者:杨杉,系影视评论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