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广州因港而兴,其对外开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已历124届的广交会更有着“中国第一展”的美誉。
白云山下,珠江侧畔,花团锦簇,勇立潮头的广州始终是一座充满地道中国味的城市。它博采众长,包容并蓄,将来自五洲四海的味道,经过消化吸收和因地制宜的再次创造,使之融入中华文明的盛筵。在世界城市史上,像广州这样保持开放繁荣,在世界经贸往来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城市屈指可数。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谋篇布局,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贸易之城”正变身“创新之都”。
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
自1984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以来,这方承载了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长、因创新而强精神的土地,在全国创下多个第一。第一个推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第一个实行党政合一“大部制”管理体制,第一个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成立党委……今天的广州开发区,已经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知识产权改革、政策创新与兑现等领域领跑全国。
坚持放眼全球、对标国际,广州立足产业发展现状,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球视野、全国领先、支柱培育、多元支撑的思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智能装备、现代造船、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电气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下,“广州制造”正在向“广州智造”和“广州创造”转型升级。
“广州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珠三角、大湾区建设上。”长江商学院教授项兵说。近年来,紧跟国家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战略,广州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向开放要发展活力,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报告,2015年至2017年,广州连续3年获评中国“机遇之城”榜首。近年来,广州以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这里创造了我们投资建厂的最快速度,从施工到所有设备调试,两个月就完成了。”广州卡斯马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郑饶东颇为感慨。卡斯马汽配项目,享受到了“一门受理”“全流程服务”、申请材料“一套多用”、多事项“并联审批”和信任审批模式,仅用28个工作日即完成主流程审批,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仅用半年时间。
为了让负面清单管理效能落地,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广州积极落实《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的意见(试行)》,按照“非禁止即可行”原则,进一步放宽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准入,打破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市场准入从以正面清单为主向以负面清单为主转型,最大限度将“剩余决定权”赋予市场主体,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
广州还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改革,打造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率先构建“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新体制,并出台《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将服务含金量持续转化为企业降成本红利。
全球合作优化配置
在新西兰奥克兰市长菲尔·高夫看来,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令人惊叹。他希望两市加强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深化友好合作。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广州更加注重发挥资源要素优进优出的门户作用和集聚辐射的枢纽功能,高起点打造一批国际化现代化高端化合作平台,畅通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通道,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深度,有效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广州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立产业园区、经济合作区,参与沙特吉赞经济城、非洲吉布提自贸区等海外园区建设。此外,广州积极引导推动广货品牌走向全球市场,广汽、广药、广州港等广州企业纷纷走出去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与销售网点。
“广州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是积极自信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过程。”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郭军认为。广州按照规模大、布局广、合作深的城市交往思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多边交往,努力提高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组织规则中的话语权。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