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南疆四地州:

    按下脱贫攻坚快进键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7日 10版)

        喀什老城区里正在卖馕的小伙子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贫困不可怕,只要我们走出家门,用我们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学技术、干工作,就一定能早日脱贫致富!”日前,和田市扶贫“扶志扶智”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新世界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阿依努尔在“劳动创造美好,脱贫致富光荣——和田地区文化扶贫主题宣讲大会”吉亚乡苏亚兰干村会场上向贫困群众传授创业经验,激励贫困群众。

        针对群众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和田市文化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扶贫“扶志扶智”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包含60余名私营企业负责人、个体经商户、律师等各行各业爱心人士,旨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和田市脱贫攻坚。

        在和田市伊里其乡布拉克村,扶贫“扶志扶智”志愿者服务队现场与贫困户签订了20余份就业合同。志愿者服务队员、新疆踏吉美蓝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塔来提说:“我们向贫困户提供了10个就业岗位。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向总部申请,争取100个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等北疆连锁餐厅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走出家门,外出就业,增长见识,脱贫致富。”

        喀什老城区库木达尔瓦扎路是个手工艺作坊一条街。买买提·夏热提和弟弟经营的手工铜器加工店是六代传承的老字号。他说:“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这门手艺,已经23年了,店里最热销的商品是一套定价1600元的红铜水壶套装,需要手工打造12天才能制作完成。旅游旺季时,常常供不应求。有的游客看到还在打造的水壶,干脆掏出定金买下来,一天有时可以有5000到10000元的收入。”

        在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联发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2岁的热孜亚·吐尼亚孜正在熟练地操作各类机器。在这之前,她在家务农,一家5口人靠5亩棉花地生活,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村委会安排她到纺织城的企业上班,由于学习勤奋,表现突出,她的工资每月都比上月高,她高兴地说:“今年年底我家脱贫没问题。”

        随着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像热孜亚·吐尼亚孜一样的年轻人由此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由农民变身为现代产业工人。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努尔东·依不拉音说,阿克苏地区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30余家,产业工人4.8万人。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转移就业4.11万人,其中向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就业2.08万人,占比50.6%;转移今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979人,其中向纺织服装企业转移2997人。

        被称为“万山之州”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他们着力在转变思想观念、形成长效增收机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上持续用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易地搬迁等措施的“输血”和“造血”中脱贫致富。

        让偏远山区贫困牧民尽快脱贫,搬出“穷窝”是最现实的选择。克州结合各县市的特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原则,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组织实施“沿边整村推进、乡镇统一规划、进城集中定居”行动。“对住进县城的牧民,草场仍然属于他们,退牧还草的政策补贴也继续给他们。”乌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金元说。去年,克州就有1868户7928人像买买吐尔干·阿买提库力一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