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

    带着文化移民,移出大文化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形成新的“移民文化”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06日 03版)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不显山不露水的红寺堡,最近出了个“文化名人”:读完初中就辍学的马慧娟,在田间炕头、劳作之余用拇指在手机上写作,写出了上百万字的散文、随笔,按坏了七八部手机。2016年7月,她登上北京电视台“我是演说家”的讲台,讲述自己生活、写作的经历,语惊四座,她也因此被人称为“拇指作家”。许多人很快记住了她: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普通农村回族妇女。而更令人兴奋的“新闻”还在后面:2017年12月,马慧娟被所在的红寺堡镇聘为文化站站长;2018年年初,她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马慧娟是1999年从自然条件很差的泾源县移民到红寺堡的,也是在那边读完初中的,贫困让她过早辍了学。生态移民,改变了她的命运。她用手机写作,也是在生活改善、基本解决温饱之后的事。2008年,她有了第一部手机,而用手机写作则是从2010年开始的。自此以后,手机在她手里便从通信工具变成了写作工具。

        作为镇文化站的站长,马慧娟现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她对记者说,现在,乡亲们吃饱了,生活也稳定了,就要引导他们接触文化,了解外面的世界。今年4月28日,她在玉池村办起了“泥土书香读书社”、组建了4支文艺队,一下子就吸引47个农村妇女参加。经过学习,有几个原来不识字的妇女,已能认识三四百个字,并可以用手机接发简单的短信了。

        像马慧娟这样,搬迁到红寺堡、解决了温饱之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觉弘扬优秀文化,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进而成为文化使者的,在红寺堡还有很多。他们移民到红寺堡时,除了带来全部家当,自身还携带了文化的种子和基因。有了红寺堡这块合适的土壤,这些种子很快就萌芽、长大,落地生根。

        红寺堡会聚了宁夏南部山区8个县区的移民。红寺堡人认为,这些县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红寺堡都应该得到传承、延续、发展,而传承、延续、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对红寺堡来说具有特别的作用和意义。

        大河乡香园村55岁的村主任郭锐,是红寺堡最早开发时,从传统文化相当浓厚的隆德县搬迁过来的。搬迁20年了,他当村干部也近20年。虽然自小就喜欢耍社火,也了解高台社火的制作工艺。到了红寺堡后,家庭收入迅速增加,到2008年解决温饱了,郭锐的个人爱好也就有了施展的舞台。他先是自带乐器拉起一支自娱自乐班。没有戏服、道具,他便自掏腰包4万元购买。第二年,又购置锣鼓,搞起了高台社火,把全村10个队的人全部调动起来了。短短几年,郭锐个人为此投入已有40万元。高台社火,经他手焕发出更加诱人的光彩,他也因此成为自治区“非遗”传承人。

        像马慧娟因为有文化和有专业特长而得到关怀、鼓励、扶持一样,不少“文化能人”也被红寺堡区委、区政府当作宝贵人才,进而给予特别的关爱。赵氏刺绣第六代传承人、红寺堡境内刺绣方面唯一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秀兰被请进区文化馆搞创作,文化馆免费为她提供了工作室,让她在舒适的条件下安心传授刺绣技艺。郭锐的高台社火,几乎每年都能把头奖揽入怀中,有关部门常常以奖代补,尽量补偿他的高额投入;农民书法爱好者李忠勤也多次被请到文化馆讲授书法、为乡亲们书写春联,有关部门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以不低的标准为他发放误工费。对他书法创作的进程,各级干部也都了如指掌。

        红寺堡重视文化建设,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几个“文化能人”身上,而是在注重发挥“文化能人”作用的同时,以更大的精力发掘、扶持、弘扬群众文化,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其中。现在,高台社火制作文化大院、剪纸文化大院、书法绘画文化大院、手工扎制花灯文化大院,都成为当地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了。

        红寺堡区重视文化建设是长期的、一贯的,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因此形成。在红寺堡正式设区不久,有关部门就开始筹建宁夏移民博物馆了。2013年,移民博物馆在红寺堡落成并向游客开放。移民博物馆再现了红寺堡开发的全过程,展示了独特的移民文化。现在,它已成为红寺堡的地标建筑和文化名片。

        生态移民,让红寺堡人摆脱了贫困;带着文化搬迁,文化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移民因此过上了越来越有品位的生活。

        (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