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3日 星期日

    丰收大地上的感叹号

    ——喜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作者:本报记者 蒋新军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3日 08版)

        2018年9月19日,浙江省安吉县天子湖镇晓云村的3000多亩稻子开始收割,金灿灿的稻穗,让当地的种植户喜上眉梢。安吉是“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也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夏鹏飞摄/光明图片

        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江西省黎川县德胜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内,一批本地小学生正在参加认识农具、了解农耕历史的教育。“以前这些都是种田的必备物品,现在都用不上了。”该馆负责人介绍说,“随着收割机等现代农用机具的推广,以前在农耕中唱主角的传统农具,如镰刀等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别说城里长大的孩子,就算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也不一定都能认识这些老物件。把传统农具收集起来,可以供老年人抚慰浓浓乡愁、中年人追寻童年记忆、年轻人了解农耕历史。”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光明图片

        2015年9月8日,青海省囊谦县香达镇的农民正在使用大型收割机进行秋收。本报记者 蒋新军摄/光明图片

        2018年8月6日,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的“晒秋大妈”们用自产的200斤稻谷、100斤朝天椒、40斤黑豆、10斤玉米粒拼绘出一幅长5.5米、宽4米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主题晒秋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2年7月9日,袁隆平院士(前右一)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查看杂交水稻长势。新华社发

        2016年10月10日,大型农机在黑龙江省大兴农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2016年11月6日,在广西宾阳县古辣镇,一列列车驶过金色稻田。新华社记者 周华摄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西藏各地青稞成熟,高原农民抓紧抢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根据西藏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今年西藏青稞总产量预计突破80万吨,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图为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浪卡子镇的青稞田。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2018年9月16日12时起,我国黄海、东海等海域全面开渔,各类渔船驶向大海,开始生产作业。图为9月16日,在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渔船开向东海。新华社发

        在海拔1500米的巴山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南宫山镇桂花村,有一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古梯田。每逢金秋时节,千亩水稻田从山底到半山腰,层层叠叠金光灿灿,丰收景色如梦似幻。图为2018年9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岚皋县南宫山镇桂花村一派丰收景象的古梯田。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9月23日,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岁熟曰丰。

        “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黑黍可酿酒,在牢羊豕肥。”丰收让人心里踏实,也让人对来年有了更多期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麦浪翻滚,稻谷金黄,丰收的景象,任谁看了都陶醉。

        万亩良田,颗粒归仓。广袤的黑土地上,机器轰鸣,素有“中华大粮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十多万亩优质小麦陆续成熟,各农场的广大种植户,正趁着好天气抢收小麦。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随着休渔期结束,不论是山东青岛还是浙江宁波,海边的渔民早已迫不及待,竞相出发,入海撒网,很快满载而归。梭子蟹、对虾、鲳鱼,各类海鲜产量可观。

        为丰收而欢庆,是对天地的礼赞,是对自然的敬畏。各族人民早有庆丰收的习俗和节庆。

        黄土高原上,当陕北农民把收获的粮食晾晒后入仓,忙活了一年的庄稼人就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了,开始杀猪宰羊,扭秧歌,唱大戏,吃炉馍吃羊肉喝米酒,往往一闹就是一通宵;

        青藏高原上,有藏族传统的望果节,青稞黄熟以后,当阳光洒满麦田,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行进,眼望着即将收割的庄稼,口中唱起古老的丰收歌谣,感谢上天给人们带来的好年成;

        东部沿海,迎着万顷碧波,渔民们开渔祭海,仪式古老而隆重。张帆则水顺,下网则鱼丰,开渔节上,渔民们尽情抒发喜悦,展现对大海的感恩与敬畏,表达着祈福农丰渔富的心愿。

        秋分,正处于秋季的中间,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农谚“一场秋雨一场寒”,至此表现愈加明显。但有了秋收的积淀,人们就有了面对严寒的底气。

        从今年起,在秋分这天,中国人又多了一个共同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首个由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是全国各民族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

        时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出现,意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儿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现如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通过开放的思维办节过节,让全社会都参与进来,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不管是陕西杨凌蘸水面,还是湖北五峰的蜂蜜;不管是黑龙江绥化的大米,还是广东梅州的水果;不管是安徽滁州的农民歌会,还是四川广元的稻田捉鱼……各地以节日为媒,农旅融合,展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典故、特色美食,既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也让都市人在山水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栖居之所。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在秋天的大地上留下一个充满喜悦的感叹号。节后第二天,就是中秋佳节。五谷丰登,团团圆圆,由时间连缀成的巧合,恰恰蕴含了中国人对彼此最美好的祝愿。

        (本报记者 蒋新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