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站在上海浦东海滨之地西望,江河湖泊交织出沃野千里;凭海临风,浩荡汪洋连接广阔世界。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28年来,风云变幻交织成诗,历史长河波澜壮阔。
28年前,这里曾是黄浦江东侧一块普通土地,江和海挡住了前行的脚步。当黄浦江西岸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这里依旧寂静荒凉。28年后,这里高楼林立,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完成了西方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创造浦东奇迹的关键一招。“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浦东,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从“城市边缘”到“改革前沿”的命运之变
“到上海要摆渡,到农村跨一步。”这是20世纪80年代在浦东流传的戏言。浦东在当时上海人心中是落后的代名词,浦东人去浦西则习惯叫作到“上海”去。
1990年浦东确定大开发时,黄浦江上还没有一座桥梁,连通两岸的唯一交通方式是轮渡。
在浦东居住了62年的张良老人回忆:“那时候‘去上海’只能到东昌路或公平路渡口乘摆渡船,遇到恶劣天气渡轮停运,过江上班的人只能望江兴叹。”
一声号角打破了浦东发展的“天堑”。
1990年,上海市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请示》。从此,位于“城市边缘”的浦东展开了一幅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
28年来,浦东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65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总收入从浦东开发之初1993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已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3万亿元。
今天,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高楼林立,滨江大道景色如画,外高桥保税区物流繁忙,自信的笑容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奇迹源于道路自信。
开发初期的浦东一度饱受西方国家质疑。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来上海,他嘲讽到,浦东开发计划可能是一个“波将金村”——世界闻名的做表面文章和弄虚作假的代号。
浦东的命运之变,打破了这样的“预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内在优势。
1990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强力推动下,浦东开发从上海地方的愿望和设想上升为国家战略。2007年3月31日,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仅一周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浦东,这里成了他全市19个区县调研的第一站。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自贸试验区、张江科学城建设……一步步走来,浦东开发开放的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国家的强有力支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流淌的黄浦江,见证了浦东28年的沧桑巨变。
走进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感受浦东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在总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此俯瞰上海城市风貌,感受身处“天空之城”的独特体验。“开发之初,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楼房。不到10年,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拔地而起。2008年,环球金融中心落成,成了当时中国第一高楼。而现在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讲解员讲述着浦东建筑变迁史,句字铿锵,脸上是自豪的笑。
走进张江高科技园区,感受浦东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此落户,为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商飞研发中心、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440余家内外资研发机构在此集聚,发挥科技创新的磁场效应。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余所一流创新型学校积极展开协作与交流。
走进世博地区,感受浦东发展的文化与活力。中华艺术宫、上海大歌剧院、世博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设施交相辉映,环球马术冠军赛、简单生活节、上海艺博会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动长期扎根世博,每年举办大型活动场次数近700场,吸引客流超千万人次。
浦东奇迹,不仅高度凝练地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的巨大勇气和统筹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政治胸襟。
从“浦东理念”到“中国经验”的发展之变
当年的一张白纸,如今已色彩斑斓。浦东这片热土,注定要承载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
作为重大改革试点任务的主战场和承载区,浦东敢为人先、善为人先——率先建立国家级要素市场,率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率先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诞生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史诗般的巨变,源于拓荒者们永不停步的追赶和超越。
1978年,共和国开启新的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一幕在此拉开——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打下第一桩。彼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让宝钢人不得不奋起直追。“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激励了一代代宝钢人。跟随改革开放40年的脚步,宝钢破除传统观念束缚,开启国企改革,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企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成为改革开放的样板。
“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1978年全国钢产量刚过3000万吨。通过改革开放,宝钢建设投产,我国钢铁工业质和量迅速发展,目前粗钢产量逾8亿吨,长期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介绍,40年的时间,填平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沟壑,向世人述说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史诗般的巨变,源于改革者们大胆试、大胆闯的勇气和魄力。
2013年9月29日,坐落于浦东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自贸区刚刚挂牌8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此深入考察。他强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
仅仅5个月后,由习近平总书记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将上海自贸区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位于法赛路310号的国别(地区)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展厅里遍布了琳琅满目的外国商品:智利的车厘子、保加利亚的玫瑰、捷克的啤酒……
“只要扫下二维码,就能查看智利车厘子的‘身份证’,可实时了解产品的产地、采摘时间、品种等信息。”在交易中心,中智中心董事长邬远峰告诉记者,除了车厘子和红酒,智利还有多种产品深受中国老百姓喜欢,得益于中国的巨大市场,智利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借助上海自贸区的各项政策,目前已有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澳大利亚、智利、匈牙利、伊朗、中东欧16国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进驻。中东欧16国国家馆董事长殳克明表示,“自贸区的各项政策为进口商品的通道提供很大的帮助,今后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这里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国际博览会’。”
史诗般的巨变,源于梦想家们脚踏实地的奋斗和实践。
“梦想开花之前,没人知道会是什么样。”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副总经理杨亮向记者介绍这样一所“筑梦园”——以精准助推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为核心,联合20余家跨国企业、200余家投资机构、1000余位本土科技企业共同为创新创业赋能,助力创新创业企业快速发展。
走在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半开放的办公空间里,移步换景都有奇妙体验。投影机在透明玻璃上映射出图像和动画,仿佛进入科幻电影空间。这间办公室里孕育的一支年轻团队蓝眸科技,成功研发出AR成像玻璃、AR成像薄膜技术,让幻想成为可能,为实现全透明成像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从“贯通黄浦”到“海纳百川”的未来之变
如今,浦东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今年7月,在22公里的上海黄浦江东岸沿江绿道上,22个“望江驿”建成并投入使用。驿站里有卫生间、图书室,还有可临时借用的雨伞、充电宝等。这是浦东滨江改造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每个驿站,人们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连起来便是一条‘网红打卡风景线’。”上海东岸集团建设管理部总经理陈立说,在改造过程中,他们拆除老旧建筑,把堵点和断点打通,还岸线于民,还景于民。沿江的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厂房、遗址,也都保留了下来,并进行重新设计和开发。
如今,黄浦江东岸正承载着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和文化功能集聚等诸多功能。
始建于1862年的上海船厂,曾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现在,这座百年老船厂正在华丽转身——在老船厂旧址上,一座崭新的,集综合商业、住宅、艺术、酒店、办公等于一体的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已初现雏形。
在“船厂1862”内,有一座可容纳800人至1000人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剧院。剧院仍保留着老船厂当年的铁质楼梯、蒸汽管道,坐在观众席上,能够看到黄浦江,听到船来船往的汽笛声,历史与当下交叠,幻梦和现实贴合。
“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不闭馆的展厅、不落幕的舞台、不退潮的时尚。”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刘勇告诉记者,陆家嘴滨江金融城由中信泰富和中船集团共同开发,采取先招商后建设模式,目前已经聚集了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今后这里将展现出上海的新形象。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上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特殊责任。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回首过去,40年改革开放砥砺前行,展望未来,“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浦东将始终高举开发开放的旗帜,勇当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和实干家,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奋力开创新时代浦东开发开放新局面。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
奇迹发生在浦东,也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40年前的潮起东方,为历史展开了一幅壮阔的画卷。40年后的奋进之路,则将继续引领中国奔向伟大的复兴。
(本报记者 赵斌艺 刘坤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