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6日 星期日

    在时代前沿雕刻人生

    作者:本报记者 荣池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6日 09版)

        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浮雕) 刘开渠

        胜利渡长江(浮雕·局部) 刘开渠

        【艺海撷英】 

        矗立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落成至今,已经历了60年的岁月。《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每当人们瞻仰巍峨雄伟的英雄纪念碑时,总要在那象征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程的浮雕前流连,而它们的诞生都与一个名字紧紧相连。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人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任职30年之久的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近日,为纪念刘开渠对中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活动现场,刘开渠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刘开渠的19件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将成为国家艺术宝库的永久收藏。在此之前,刘开渠家属曾于1999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刘开渠雕塑、国画、书法、素描、草图、速写作品共126件。

        “刘开渠不但雕塑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还让中国雕塑事业与所处的时代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此次展览精选了刘开渠极具代表性的60余件雕塑原作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系统地介绍了他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关系。

    为人民英雄立碑

        刘开渠的艺术活动之发端恰逢现代美术在中国的萌芽时期。他从学习绘画专业到留学法国钻研雕塑,都走在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前沿。于他而言,雕塑甚至美术学习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在青春年华里走上雕塑艺术之路是天然兴趣的必然和人生际遇的偶然两种合力的结果。留法学习时的点滴积累让刘开渠对雕塑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并具备专业水平,与之相应,中国现代雕塑也逐渐打破了一片空白的局面。因为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刘开渠应蔡元培、林风眠之邀,于1933年回到国立杭州艺专担任雕塑系主任。

        鲁迅曾对学成归来的刘开渠说:“过去的雕塑只做菩萨,现在该轮到做人了。”自此,刘开渠的一生便与塑造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阶段中,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创作了数件令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真正崭露头角的英雄纪念碑。中国首座抗战纪念碑《淞沪抗战纪念碑》及《王铭章骑马像》《李家钰骑马铜像》《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作品的问世,让刘开渠的雕塑事业渐入佳境,他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地位已初步奠定。

        立于杭州西子湖畔的《淞沪抗战纪念碑》气势雄伟,矗立碑体顶端的两名军人,士兵手握枪杆,身略前倾,军官执望远镜,右手指向东方,宛如江城卫士。纪念碑包括两个铜立像和四块石浮雕,表现了爱国志士沉着应战,英勇抗敌的画面。在抗击日本侵略的紧要关头建造这座纪念碑,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国将士舍身为国的大无畏精神,更是为了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

        在刘开渠参与创作的纪念碑中,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件刘开渠引以为荣的经典之作,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美术工程项目之一。整个纪念碑的碑额花纹浮雕、台座正面的三块主题浮雕等都出自刘开渠之手。

        “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高清晰地看到这些浮雕的细节。”“这么复杂、烦琐的人物结构和遮挡关系,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精心雕琢啊!”展览展出的刘开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的大型浮雕人像定型原模,极具艺术、文献和历史研究价值。被放大数倍的浮雕图像遍布展厅内的重要区域,引人驻足。浮雕上的每个人物都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化、理想化的形象,不突出个性,而反映共性:农民和工人质朴、硬朗,妇女和儿童柔和、可爱,老人稳重慈祥。这些人物脸上的期待、舒缓、喜悦和幸福的表情与冲锋战士面部紧张的神色形成对比,让观者感受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而这座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传统与西方写实手法相融合的作品,也是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的前奏与序曲,是20世纪造型艺术创作的典范。

    为人民大众造像

        刘开渠创作的《农工之家》是中国现代雕塑第一次出现以工人、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件作品的主要人物以作者自己和家人为原型,采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方式,表现田园间男耕女织、创造理想生活的美丽图卷,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在形式上,圆雕、浮雕的高低起伏互相衬托,使整个浮雕在艺术处理上生动活泼,深刻感人又耐人寻味。

        刘开渠经历了半生的磨砺,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之路的前沿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足印。由于时代的需要,他创作了一批颇能表现人物庄严气质和突出个性的人像作品。展厅聚光灯下,《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毛泽东浮雕像》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准确到位、立体饱满、栩栩如生。刘开渠创作这组伟人浮雕时,正值《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的尾声。他倾注了很多心血,几乎每个人物都做了不同版本。当这些随着领袖选集印发而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的浮雕肖像同刘开渠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的美术作品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多么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刘开渠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顾问。在数年时间里,他完成了《周恩来总理像》《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等作品。环顾展厅,《向新时代致敬》与其他以英雄、名人为表现主题的作品不同,这是刘开渠以女儿刘米娜为模特创作的汉白玉女像。光洁厚重的汉白玉让肌肤的塑造富有特殊的质感和力量,人物凝视远方,面部表情刻画自然而坚定。这是刘开渠对中华民族走向光明的期望,也是他心中点燃的理想之光的象征性表现。

        “刘开渠那一代雕塑家倾尽毕生,探索如何吸取西方和中国的艺术特色,运用到创作当中,他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刘开渠的学生、北京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盛杨说。在致力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刘开渠仍然没有中断对专业艺术教育和美育普及工作的关注。刘开渠为现代美术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60年,受惠于他的不仅是有幸亲临他课堂的学生,一批批从美术学院走出去的专业人才将他的思想、方法带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全新生态。

        刘开渠曾言:“我愿以我走过的全部道路证明一句话,人生是可以雕塑的。”他正是在“雕塑”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同时,完成了对自己的人生和光辉形象的塑造。

        (本报记者 荣池)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