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6日 星期日

    煤海转型变花海 金山银山接踵来

    ——江苏徐州贾汪区用生态修复助推经济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吴向裕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6日 02版)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徐州贾汪,因煤而兴,因矿而富。煤,记载了这座城的繁华与荣耀。从1882年掘井建矿起,130余年,3.6亿吨的原煤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空灰蒙蒙,路上黑乎乎,到处脏兮兮。”长年的煤炭开采给贾汪留下了13.23万亩的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满目疮痍。土是黑的,雨是黑的,就连雪,也是黑的。

        近年来,当地干部群众探索创新,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让百姓尝到甜头

        碧波万顷、水草丰茂、白鹭点点、游人如织……日前,记者走进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顿时映入眼帘。

        “最近天气热,游客还算少的,等天凉快了,这里挤都挤不动!”孙梅是一个个体户,在景区旁一直从事手工布鞋的销售生意,由于是手工制作,她的店铺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光顾。

        孙梅笑着说,自己的小店已经开了6年,平时生意一直不错,旅游旺季一天最多能赚2000元。现如今在外打工的儿媳也回来了,一起做布鞋生意。

        湿地改造前,孙梅一家4口人守着5亩责任田。由于生态环境退化,粮食年年减产,自己和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供孩子上学……想起前前后后,孙梅不禁感慨。

        生态修复,要先让百姓尝到甜头。潘安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琼介绍,湿地改造后,衍生出旅游、餐饮、民俗文化等产业链,拉动了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为周边千余名百姓提供了创收增收的机会。“沟壑变湿地,包袱变资源,我们在生态修复中让百姓率先尝到了甜头。”吴琼说。

        钱袋子鼓了,生活富足了,精神饱满了,煤海变花海,生态的藤蔓正在贾汪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舒展着。

    让企业扎下根子

        宜居宜商,“居”字在前,“商”字随后。生态修复之后的环境改善,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深扎在贾汪区这片经济沃土。

        在徐州工业园区,高标准的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是大片的工矿废弃地和采煤塌陷地。而现在,这里建成了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六横七纵”13条道路,汇聚了金海科技产业园、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向塌陷区要生存空间,生态修复逼着我们不得不这样做。”贾汪区国土局工业园分局局长周海滨介绍,运用粉煤灰注浆、煤矸石填充等技术手段,用最集约化的方案,把塌陷地改造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来。“这样一来,相当于增加了数千亩的可用土地,这才有我们招商引资的前提。”周海滨说。

        在生态修复方面,凭借国家“双修”试点城市的政策优势,贾汪区加大财政投入、余量资源利用、社会资本参与等,积极探索矿地融合发展新模式。不仅如此,为了彻底还清“生态旧账”,贾汪区还针对全区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治理任务重的现实困难,编制了全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整体方案,探索环境治理的新路径。“目前已投入资金9000万元,恢复矿山土地面积2000亩,极大地改善了招商营商环境。”贾汪区国土局局长权刚说。

    探索转型升级

        一步一个脚印,过去的“生态短板”变成了如今的“生态样板”,成了反哺贾汪人的摇钱树、致富经。贾汪区仍在蓄力思考,如何避免再走老路,如何让经济也注入生态动力?

        在徐贾快速通道西侧,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工作给出了答案。从去年开工至今,一期工程主体已接近完工,基本具备满足3000名新生的入校条件。很难想到,这处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总占地1000亩的建筑群,竟然也是在原采煤塌陷区上建起来的。

        “不仅是科文学院,我们汇聚众多高校资源成立了潘安湖科教创新区,这里将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科教中心。”贾汪区副区长赵志刚介绍,依托科文学院吸引外地高校和国际学校等资源进驻,能够更好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生态修复给贾汪带来的是系统各要素的全面发展。“总书记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只要敢想敢干,这篇文章我们完全可以做好。”贾汪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克表示。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吴向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