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我国湿地数量减少243个、面积减少9606平方公里;1950年至今,太湖湖滩湿地被围垦171平方公里,洪泽湖湿地被围垦489平方公里,1950年至今云贵高原湖泊土著鱼类减少近一半……7月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湿地修复与全球生态安全”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杨桂山通过PPT展示的一组数据引发了与会嘉宾高度关注。数据背后,中国湿地保护面临的现状清晰可见。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湿地,不仅仅是生态系统中的“绿色宝藏”,更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中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湿地也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和“储碳库”,全球40%以上的物种生存在湿地中。
然而就是这样重要的生态系统,却在工程修建、城镇化、农业活动、环境污染的威胁下面临退化的危机。
作为著名鱼类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对东湖生态环境的变化记忆犹新。“东湖原来水很好,曾是自来水厂的水源,但是到70年代,东湖用来养草鱼,水草消失很快,此后水鸟、青蛙、昆虫种类都在减少,保护湿地已是刻不容缓。”曹文宣说。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保护湿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目前,我国湿地面积8.04亿亩,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共有国际重要湿地5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602个,国家湿地公园898个,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湿地植物4220种,动物2312种,湿地保护率达到49.03%。
“中国还将继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把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把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力争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湿地保护率达50%,到2035年,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提升。”李春良说。
专家指出,在湿地保护修复中,要坚持保护优先,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理,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强化自然湿地特别是滨海湿地保护,确保自然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下降。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科学适度利用湿地资源,让湿地资源持续造福人民。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安树青建议,在湖泊湿地治理中,要开展人湖关系的研究,探索人湖关系动态发展机制,要全面审视湖泊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变化,构筑湖泊物理—化学—生物新三角,科学选择治理重点;要划定湖泊蓝藻起源区、暴发区、扩展区、滞留区等不同区域类型,采取分区治理策略。
“滨海湿地的修复核心是遵循自然过程,尤其是水文过程和潮汐规律,要综合考虑鸟类的觅食、休息、繁殖等因素以及当地社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用科学手段治理外来物种侵袭问题。”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说。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关乎人类共同的未来。”《湿地公约》前秘书长彼得·布里奇华特建议,在湿地治理中,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共生理念,把生态治理融入社会和文化中,更好地从社会和生态角度进行共生建设,才能收获更多绿色和健康,共建生态文明。
“要坚持科学恢复的理念,更多利用湿地自身的功能来实现其生态的修复,切忌通过逆自然的方式,通过抽水提升等工程建设来为湿地供水。”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说,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大家在保护湿地时,要更加注重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要树立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未来的理念,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湿地芳草萋萋,让绿色围绕城市,才能实现人类进步和文化繁荣。
(本报记者 李慧 吕慎 本报见习记者 马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