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
一份番茄炒蛋,一份糖醋带鱼,复旦大学留学生,来自匈牙利的乐文特娴熟地用筷子夹起菜。回到学校,吃着食堂的简餐,现任匈牙利国家银行教育司司长的乐文特说:“这就是家的味道”。
如今,来华留学越来越热,来华留学生已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同学眼中的“学霸”乐文特就是其中一位。面对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如何加强他们对中国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国情教育模式,让越来越多带着好奇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在细处感知中国,在实践中思考中国,很多人由此结下了“中国情缘”,爱上了一个校,爱上了一座城,爱上了一片土地。
在复旦大学,留学生事务中心就是国际学生共同的家,从证照事务、住宿事务、奖学金事务、学生活动,这里都会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学生需求出发,不断丰富服务内涵,简化办事流程,优化留学环境。2016年“上海国际学生服务中心(复旦大学)”服务站挂牌成立后,在原有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新增留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创业就业指导等内容,有效解决一部分留学生“水土不服”的问题。
与复旦大学加强留学生朋辈互助,引导留学生自我管理不同,华东师范大学着力推进中外学生共建融合。为中外学生共同量身定制“国际商才培养项目”“创意金融产品设计大赛”“伙伴计划”等,为中外学生牵线搭桥结对子,一起学习、交流进步,搭建学生沟通交流平台。
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学习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根据国际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中国概况、大学汉语课程、中国文化等课程设置,让国际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提升对中国的认同感。学校还坚持每年两次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深处,走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前沿,在知行合一中感知中国、认识中国。普通的“旅行见闻”转变成了“思考学习”,国际学生们对中国的发展变化、风土人情有了更多的理解。登上中国最先进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眼花缭乱的先进设备、严谨的科研工作让国际学生们大开眼界,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交流生柯瑞雪兴奋不已:“太震撼了!每一层甲板都仿佛有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太酷了!”
社团是留学生迅速融入校园生活的有效途径。在复旦大学,活跃着16个正式注册的留学生社团,以及留学生公寓楼委会和亚洲青年中心自管会两个以住宿区域为划分的学生组织。在华东师范大学,14个留学生文体社团、20多个社团活动项目,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凝聚在一起。中外学生合作举办的“校园草莓音乐节”,成了校园音乐节的品牌活动。中外学生校园定向越野大赛、中外学生迎新年晚会等文体活动,鼓励中外学生合作组队,共建共赢。清明节穿汉服、画折扇,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船,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民俗活动丰富了国际学生的文化生活,点点滴滴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从匈牙利舞曲到黄河颂,从不会一句中文到读《易经》、打太极。”乐文特笑着说,“我现在是一个‘中国通’呢。”
中国家庭接待项目、爱心支教、爱心献血、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突破校园“围墙”的活动不胜枚举,国际学生由此走近更加真实而全面的当代中国,近距离深入了解中国普通民众。美国交流生韦德参加了爱心支教活动,了解到不少山区孩子得了近视眼却没有条件配眼镜。回国后,他一直记挂着这些孩子,通过勤工俭学,用两年的积蓄为孩子们配制了眼镜。来自德国的马其山是学习中国党史的博士研究生,带着对中国发展的惊奇和向往来到中国的他,参加支教活动后在随笔中这样写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现代化的都市——上海,是中国;淳朴,有待发展的乡村——婺源,也是中国。”
行进中的中国正在引起国际学生的热情关注。十九大、“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交流,分享对中国和自己祖国的观察与思考。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情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融入国际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国文化浸染着留学生,“中国情缘”也深深印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如今,回国后的乐文特依然积极推动匈牙利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无论走到哪里,始终伴随他的是右手中指上那枚刻着“复旦”二字的“毕业生之星”纪念戒指。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