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尽管已经不再担任讲解员,72岁的黄志尧空闲时还是喜欢到村东头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转转。遇到游客跟他聊天,他就会告诉人家,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就是在这里与村民见面的。
“时隔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回信了!”黄志尧欢喜地拿出一张红纸,这是村里给每户村民印发的总书记回信。
梁弄镇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该镇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这里考察,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节后不久,习近平回信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15年后的春节前夕,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该村的发展变化情况。3月1日,总书记发来回信:“15年前到你们村的情景我都记得,我一直惦记着乡亲们。”横坎头村2000多村民奔走相告,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中。
15年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横坎头村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走上了全面小康道路,相继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以前苦啊,那时我们就没有一条好的路。”村党委书记张志灿回忆。当时村里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那一年习近平来村里考察调研,又给村里写了回信,村里的士气一下子提起来了。”张志灿说。
要致富先修路。2003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余梁公路,横坎头从此告别了翻山越岭的时代。通过市里支持和村民自筹,村级道路也进行了改造,平整的水泥路和明亮的路灯代替了粪坑与泥坑。
横坎头还成了宁波“最洁美村庄”。一到晚上,村头的公园鸟语花香、灯火通明。散步的、跳舞的、下棋的都聚在一起,十分热闹。如今村民们的业务时间不再是喝酒、打牌、搓麻将,而是唱歌、跳舞、写写字。
变化源自全村党员干部的战斗力。修缮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时,住在附近的黄志尧二话不说就整理搬离,还帮助说服邻居;修正村容村貌时,所有村干部带头整理自家院子,一有空就到河边、路旁捡垃圾、做清理。
昔日窘迫的横坎头村已改变了容颜,“红”和“绿”两个主色调交相辉映。红是红色旅游,70多年前,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所在地,7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当地政府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红色旅游。绿是绿色发展,2003年村集体开辟了全镇第一个樱桃基地,首批种了80余亩,村民们找到了新的致富路,现在已扩展到800亩,家家种植的樱桃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游客徜徉在绿色中收获惬意,村民也在绿色增收中收获喜悦。
15年前,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余元。2017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5亿元,村级固定收入26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8元。那时竹露滴清响,如今杨柳醉春烟。
(本报记者 曾毅 王瑟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