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唱响原生民歌 传承非遗血脉

    ——广西创新手段展示“最广西”的声音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7日 11版)

        前不久,“广西民歌会”总决选及系列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来自广西各地的优秀民歌手齐聚一堂,同唱本土民歌,共展民歌魅力。

        “广西民歌会”承自广西品牌活动“畅享民歌”。从2010年开始,广西民族博物馆通过持续举办“畅享民歌”活动,广泛收集、展示原汁原味的广西原生民歌,给各族民歌一个同场展示、交流、创造的舞台,使一些濒临失传的古老民歌在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代重新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八桂大地又飞歌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无事不歌、随心而唱,孕育出丰富而独特的原生民歌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民歌涵盖12个民族、2000多个歌种和唱腔,是一座极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富矿。民歌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记忆,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许多珍贵的原生民歌缺乏年轻一辈的喜爱和传承,只能随着老一辈的离去而急速消亡。”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王頠忧心忡忡地说。

        为了让古老的优秀民歌文化不断流,从2010年开始,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畅享民歌”活动,通过选秀而不以选秀为目的,收集、展示原汁原味的广西原生民歌,给各族民歌一个同场交流创新的舞台,延续民歌的“血脉”。

        “畅享民歌”活动深受各界民歌爱好者热捧。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5届,吸引了1.3万人次参赛,囊括近100广西原生民歌歌种及一些优秀的民歌改编、新创作品,初步建立起广西民歌数据库。

        去年起,“畅享民歌”改版为“广西民歌会”,在原有成功经验基础上融入多方力量,讲述歌者的传歌之路,解读民歌的文化内涵,让广西民歌非遗血脉代代相传。

    打破围墙入民间

        “山歌都是心中出,哪用船装水载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梁志敏介绍说,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广西民歌文化相关文物史料,但最丰富最鲜活的民歌文化蕴藏在民间的田园山野中。“畅享民歌”活动旨在突破博物馆围墙的束缚,让所有原生态民歌同台献唱、同焕光彩。

        “畅享民歌”活动采取民歌选拔赛模式,与近年来时兴的“声音选秀”形式相近却有着本质不同——不一味看重歌手的嗓音、表演,甚至不那么契合大众的普遍喜好,“越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民歌,越备受青睐”。

        崇左市龙州县天琴艺术传承中心的壮族歌手罗凤梅自小在壮族村落长大,会弹壮族特色乐器天琴,会唱壮族金银调等地道民歌。罗凤梅的演唱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但在多数人听来,她唱的曲调并不朗朗上口,纯壮语演唱更是“难倒”了不少观众。但如果仔细聆听,可以听出她独特的唱腔和歌声中许多不断变化的微妙转音,而这正是广西民歌的特点和精髓。2016年,通过“畅享民歌”推荐,罗凤梅和搭档组成的“双凤朝阳组合”亮相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民歌大赛决赛,在全国舞台上唱出了“最广西”的声音。

        正是秉持为原生民歌“发声”的初心,“畅享民歌”活动自举办以来,赛制、规则不断调整优化。2012年,“畅享民歌”在南宁之外增设了三江、宜州等3个分赛区,2015年又增至5个赛区,涵盖柳州三江、百色隆林等少数民族聚居、民歌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尽可能多辐射边远山区,便于更多隐于山野的农民歌手登上舞台,分赛区多设置在县一级,将农民参赛的成本降到最低。

        便利的比赛,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好声音”慕名而来。2012年,“畅享民歌”的舞台迎来了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几位卖菜大妈。她们以自己居住的“坡尾寨”为组合名称,演唱当地濒临失传的《六甲歌》,从海选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最终获得二等奖。

        “畅享民歌”舞台上,令人惊艳的“草根”民歌手不胜枚举。隆林各族自治县素苗姑娘龙亚腰,自小生活在深山里,没上过学,却在跟着爷爷上山劳作的过程中学会了最正宗的素苗山歌。她的歌声虽然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却从来没有机会走出大山。

        2015年“畅享民歌”隆林分赛区,在当地文化站的推荐下,龙亚腰坐着丈夫开的摩托车赶了80多公里山路,终于站上了“畅享民歌”的舞台。这个安静的姑娘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嫁衣,一路唱到总决赛,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星”。

    星星之火正燎原

        经过7年的努力,“畅享民歌”活动赢得越来越大的社会关注度,活动品牌逐渐形成,在广西及周边地区热爱民歌的民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2013年,一位从贵州赶来参赛的彝族小伙演唱的彝族原生民歌,风格独具,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年青一代的传承力量——平果二小嘹歌队和三江和里小学侗族大歌队。他们参加过多届比赛,每一次参赛,小朋友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跋山涉水、长途奔波,但舟车劳顿并没有浇灭他们的参赛热情,带队老师们更是一致表态:再困难也要让孩子们把民歌唱下去。

        令人欣慰的是,“畅享民歌”促使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学校开始重视当地民歌的传承工作。2012年,隆林壮族歌手梁桂花以一曲壮族原生情歌《离别曲》获得非专业组二等奖。回到她工作的隆林民族实验小学后,梁桂花在上课之余也教授学生唱传统民歌,并时常组队参加表演和比赛。隆林县民委也定期开展了“民歌进校园”活动。“虽然只是很小的改变,但足以令人期待:民歌,终有一天会回归人们的生活。”梁桂花说。

        “畅享民歌”改版为“广西民歌会”后,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多方力量,以“传承”为思路,通过筛选、培训、展示等形式,将最原汁原味的广西民歌与电视传媒、现代舞台表现形式相结合,最终以老、中、青结合,草根民歌手与专业表演艺术家合作的方式,呈现一场民歌会演,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大众的共鸣。

        活动尝试改变以比赛为核心的模式,聚焦民歌传承的实践者——民歌手本身,为他们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创新设置了“民歌薪传社”,邀请知名民族音乐教育家、歌手和音乐人前来教学,力求从民歌传承、创新发展的角度给选手们一些新的经验和思考。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这可能是探寻传统民歌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王頠说,“为民歌注入活力,让收藏于博物馆的具有艺术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展厅,由冷冰冰的遗产、文物变为热腾腾、活生生的民间艺术,在百姓的畅享中生根、开花、结果……这是我们博物馆人在新时代的一项新使命。”

        (本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