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仕兴)5月31日,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期间,光明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的长篇通讯《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及评论,在与会的专家学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邓军说,读了《滴水穿石三十年》一文深受感动,深受启发。精准扶贫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脱贫攻坚是高校服务地方必须坚守的使命担当。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坚定不移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行业、科技、人才等优势,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作为。
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忠表示,《滴水穿石三十年》令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要不怕吃苦,善于谋划,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二是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扬长避短、精准施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既要积极帮扶和支持群众,更要牢牢依靠群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脱贫。三是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必须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确保到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刚刚读完《滴水穿石三十年》的广西钦州学院党委书记赵君对党的扶贫工作感受颇深。他说,打赢扶贫攻坚之战,需要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滴水穿石的毅力和定力。“共产党员要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基层,关心民间疾苦,积极为群众谋利益、造福祉,始终坚持和践行共产党员的人民情怀和英雄本色。”
作为百色平果县太平镇驻村第一书记,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强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行动至上”作风,正是对我们每一个行进路上的扶贫人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干起来,敢为人先做起来,为打赢扶贫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