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孙家栋:
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被国家需要是最幸福的。我马上就90岁了,头发虽白,赤子之心犹在,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只要航天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
我1958年从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60年来,亲身经历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开创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与祖国日新月异的同频共振。
60年的航天生涯,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首先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和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益于钱学森同志创建的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航天工程组织管理体系;得益于航天高技术买不来,航天发展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得益于几代航天人传承下来的严慎细实、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科学求实精神;得益于航天历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阶梯式、高素质人才队伍。无数航天人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被国家需要是最幸福的。我马上就90岁了,头发虽白,赤子之心犹在,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只要航天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献身科学、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坚持奉献在科研一线,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
用科技让乡亲们端上“金碗”和“银碗”
我们根据李保国生前的设想,谋划了内丘县侯家庄178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覆盖全乡3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的26万亩山场,要让全乡1.5万群众,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发生态财,端上“金碗”和“银碗”。
我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爱人,李保国科教扶贫团队的核心成员。李保国扎根太行35年,把爱和忠诚献给了太行山人民。李保国逝世后,他的事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称赞,这对我们团队是极大的鼓励,对我是极大的鞭策。我们将继续学习李保国,争做太行山上新愚公。
我们团队有一个口号:“保国走了,我们的团队还在,他未竟的事业我们来完成。”李保国在世的时候提出两个设想:一个是加快农民脱贫步伐的“大苗建园”技术;一个是改变扶持一村一户致富脱贫模式,“发展乡域生态经济”。经过我们团队两年的努力,大苗建园已试验成功,大苗建园实现了苹果树提前两年进入盛果期。采用这项技术,果农人均种植一亩苹果园,三年可以奔小康。有专家说我们这项技术为农民脱贫作了大贡献。第二个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的设想,我们根据李保国生前的设想,谋划了内丘县侯家庄178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覆盖全乡3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的26万亩山场,要让全乡1.5万群众,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发生态财,端上“金碗”和“银碗”。
伟大事业没有穷期。我决心和团队一起传承李保国精神,坚持走科技扶贫之路,为脱贫攻坚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自鸿:
心无旁骛做好科技创新创业
我们深知,企业如果片面追求商业规模或量产规模,不愿意忍受寂寞,不愿意做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最后就会变得像纸糊的风筝,看起来飞得很高,下点雨就趴下了,所以必须坚定“硬科技”的底层自主创新,实现长远价值。
2012年,我与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朋友在美国硅谷、中国深圳及香港同步创立了柔宇科技,同时也确立了至今依然坚守的使命:用技术创新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再实验,2014年,我们的团队终于在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仅0.01毫米的柔性显示屏以及柔性传感器,卷曲半径达1毫米。这不仅消除了传统显示行业对柔性显示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发展前景的质疑与顾虑,也掀起了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产业的国际新潮流。今天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在国际上已成大势,无论传统显示厂商,还是消费电子企业,都在积极投身柔性电子产业。
回顾创业历程,我们最常想到的词是“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积累,我们在留学归国后能够聚集海内外优秀的人才,将创业初期的梦想变为扎扎实实的技术和产品,快速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多方位创新。
身处最好的创新创业时代,我们经常思考自身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责任。国际信息产业的基础是“一芯一屏”,这两者的基础研发和创新都需要厚积薄发,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深知,企业如果片面追求商业规模或量产规模,不愿意忍受寂寞,不愿意做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最后就会变得像纸糊的风筝,看起来飞得很高,下点雨就趴下了,所以必须坚定“硬科技”的底层自主创新,实现长远价值。
中国正在进入全球化的坐标体系,科技工作者也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变革速度更快、开放程度更高、创新强度更大,让科技工作者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当然也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保持真知灼见。受得了委屈,熬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这些精神始终非常珍贵。
我们将心无旁骛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创业,为产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社会创造更多有核心价值的产品和技术,打造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受人尊重的新时代高科技企业,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弥曼:
时代呼唤更多的女科学家
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一定要充分重视,方能后来居上,而且科学研究需要持续的安静环境和条件,希望科技工作者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不能急功近利。
时代呼唤更多的女科学家。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1998年设立,每年在五大洲各评选产生1名从事生命科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获奖者,目前已授予了全球102位女科学家。在2003年中国物理学家李方华教授获奖之前,一直没有中国女科学家获奖,但是近几年我国已接连有6位女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这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对女性科学家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日益优越的条件,让女科学家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为国际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研究人员中女性占28%,但只有3%的诺贝尔奖得主是女性。我所工作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研人员总数为71人,其中女科研人员2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2%,较世界平均数还多一些;研究员总数为34人,女研究员7人,占研究员总数的20%。目前中科院院士总数796人,其中女院士51人,占6.4%,虽已较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女性科学家代表比例高了许多,但总体比例偏小仍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女科技工作者由于家庭责任等方面与男性的区别而面临更多的困难。在此也呼吁进一步关注女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一定要充分重视,方能后来居上,而且科学研究需要持续的安静环境和条件,希望科技工作者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不能急功近利。
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嵇晓华:
互联网科普面临黄金机会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网民基础,要抓住巨型平台的人口红利,紧扣不同平台的互动特色。在围绕着化工企业、污染处理、垃圾填埋焚烧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等问题中,需要更多专家团队以科学专业知识应答公众疑问,为微信、微博官方的辟谣产品提供支持,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2010年,正逢互联网创业热潮。我创办了果壳网,初心是希望做中国互联网上的探索频道。我们梦想,让科学流行起来,像电影、音乐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元素。8年创业,我们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传播科普,就是用互联网规律做科普。我观察到,移动互联网发展10年,知识内核没有发生巨变,但知识表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对科普需求的核心点没有变,但内容消费的场景不停在变。如果只有专业内容,却没有吸引网民的表达方式,是无法获得用户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从业14年的科普工作者,我觉得伴随科学的春天,我们也迎来了科普的春天。这里有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要利用好中国互联网的优势。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网民基础,要抓住巨型平台的人口红利,紧扣不同平台的互动特色。在围绕化工企业、污染处理、垃圾填埋焚烧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等问题中,需要更多专家团队以科学专业知识应答公众疑问,为微信、微博官方的辟谣产品提供支持,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二是要大力培养科普创作人才。内容供给短缺本质是科普创作人才缺乏。只有科学家是不够的,还需要跨界的创作人才和编辑团队融入到生态中。成熟的科普创作人才要兼具文理两方面训练,需要长时间培养。社会机构没有足够动力培养人才,需要政府持续投入支持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希望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发展科普产业,培养科普管理人才。让“科普人”获得体面的经济回报,让更多人才把科普当作毕生事业和职业选择。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带动行业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发展科普内容。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入社会企业的评价标准,扶持初创阶段的科普企业。
四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科普信息化建设。促进科研机构与公众交流,让公众传播成为科研的正向反馈,建议支持一定比例科研经费合理用于科普。建立大科普体系,打通资源,让科普内容实现开放和共享。
近些年,随着全民受教育水平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科普既是高端精神追求,也是美好生活的指南。互联网科普还迎来了新增人口红利,科普工作,特别是科普信息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黄金机会。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授史维祥:
为国家发展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爱国,就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
我今年90岁,是党龄近70年的老党员,也是交通大学“西迁”的亲历者。去年11月底,很多“西迁”的老教授共同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呼吁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弘扬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奉献报国精神。这封信很快得到了回复,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新年贺词里再次提到我们,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体现了他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厚爱和关怀,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温暖。
爱国,就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1956年1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着一道来自中央的“西迁”指令,我和几千名师生在“歌唱祖国”的高歌声中,开启了扎根黄土地,发展西部、建设国家的奋斗历程。尽管条件艰苦,但在那个热气腾腾的年代,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是所有年轻人心目中的至高理想。
奋斗,就是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中国电机之父”、钱学森的老师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经50多岁了,周恩来总理考虑到钟先生年事已高,让他不必去西安了,但他却坚持克服困难,毅然随校西迁。临终前他叮嘱孩子,要求去世后把骨灰安放在他献出一生的黄土地。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他们的精神始终激励和引领着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艰苦创业。
传承,就是交大人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培养了25万毕业生,其中40%留在西部地区奋斗,成长为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培养的34位院士中,有近一半留在西部工作。交通大学这棵大树已在西北深深扎下根来,在一代代交大人的奋斗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核心的内涵是“爱国、奋斗”。新时代,知识分子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为西部建设、国家发展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研究员孙强:
在体细胞克隆猴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
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在体细胞克隆猴领域不断产生原创性重大突破,力争在世界上最先获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疾病的克隆猴模型,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贡献力量。
2012年,我承担起了攻克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技术这一重任。20多年来,国际上多个顶级实验室尝试攻克这个难题,但都铩羽而归。国际上一度悲观地认为体细胞克隆猴不可能成功。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团队还是冒着很可能失败或很长时间没有成果的风险,开始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攻关。
眼前是重山关锁的未知,身后是拮据有限的经费,大规模展开研究是不理智的,很有可能资源耗尽也无法成功。而我们的技术和设备没有任何一样占优,因此制定了“步步为营”小规模试探的策略,力争每次实验结果都能反馈有价值的信息,并基于此改进和优化后续实验。我鼓励团队成员尝试各种技术路径,失败了就换一个,成功了就再向前挪一点,在不断试错中,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
体细胞克隆猴实验做了五年,我的团队也失败了五年。我也经常勉励大家,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我们不计较短期得失,而是为了最终的远大目标一起相互守望。由于经费有限,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就用与其他课题组合作过程中多余或废弃的卵母细胞进行尝试性试验和技术训练。
世界前沿难题的突破需要精干高效的攻关团队。很多人选择去国外深造或工作,而我的团队不为所动,抱定研究“大问题”的信念,相互鼓励,一起坚守。志同道合是让我们能在一起拼搏的关键。在我的团队里,学位、出身都是虚浮之物,成员大多没有光鲜夺目的背景,但经过培训和大胆探索后,都成了身怀绝技的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核心作用。正是大家协同作战,才使得我们团队最终走向了成功。2017年年底,在历尽5年艰辛后,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顺利诞生,在国际上抢占了新的制高点。
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在体细胞克隆猴领域不断产生原创性重大突破,力争在世界上最先获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疾病的克隆猴模型,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
将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传承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精神,培育下一代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尤为重要。在大学里,需传承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理念,将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在清华化工系学士到博士一共9年的学习生涯中,我成长在一个老中青传承的工程科学团队里,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传承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精神,培育下一代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尤为重要。在大学里,需传承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理念,将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如何把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新科技传递给学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在开设的本科生《能源材料》课堂上,介绍了能源、资源、材料的最新科技前沿,并带领学生深入探讨我国亟须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陈筱薷同学在这个“电池梦”的感召下,最终放弃国外知名大学全额奖学金,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我的团队里攻读博士深造。学生有家国情怀,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快乐,也是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奋力攻关的动力。更令我心潮澎湃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面发展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和工作,将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
当下,我国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我将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继续带领学生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号召,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