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7日 星期日

    不拘一格的儿童美术

    作者:钟传平 尹少淳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7日 09版)

        台南古迹一游陈彦妤(11岁)

        苍溟游田佳同(15岁)

        好奇王依灵(7岁)

        美梦秦逸海(6岁)

        我当交通警察颜佳昊(7岁)

        热带丛林薛欣雨(14岁)

        【艺境观象】

        《论语·先进》中曾提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关于教育的重要观点。显然,之所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因为孔子看到了求(冉有)和由(子路)分别具有畏缩不前和好勇轻率的性格特点。儿童美术兼具教育和艺术的双重性,因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美术形态的多样性的本质,决定了儿童美术的特点只能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体和心智发育特点,同一阶段的儿童在具有共性发展特征的同时还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比如,处于涂鸦阶段(2至4岁)和理智萌芽阶段(9至11岁)的儿童在美术创作表现上就具有明显的不同。准确来说,处于涂鸦阶段的儿童只是经历了小肌肉群的运动到想象思考的过程,而处于理智萌芽阶段的儿童却开始脱离了几何线条和绘画的固定样式。此外,处在同一阶段的儿童由于个体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不同。谚语云:“十个指头有长短,一树果子有酸甜”,儿童个体本身就存在差异性;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成长环境也可以造成儿童发展轨迹的不同。因此,儿童自身存在的差异性奠定了儿童美术不拘一格特征的坚实基础。

        从美术的角度上来说,儿童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反映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为创作者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其创作出的美术作品便具有了独特性。不同的人群偏好不同的题材,面对同一题材,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感受。另外,就美术这一概念而言,其本身包括了诸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各种设计在内的众多艺术形式,同时还囊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当代艺术中的种种表现方法。不同的创作人群、不同的艺术感受导致了美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儿童美术自然不能脱离美术的上述基本特征。

        以2018年“第九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中的部分优秀作品为例,作品《好奇》和《美梦》的作者分别是7岁的王依灵和6岁的秦逸海,从两幅作品的画面来看,虽然题材各不相同,但表现技法和用笔熟练程度都稍显稚嫩。小画家们更倾向于用纯色塑造形象,由于透视的观念还未建立,因此画面更富有平面的装饰效果。而由12岁的朱子熙创作的《课间十分钟》和由11岁的陈彦妤创作的《台南古迹一游》,其作品明显增强了叙事性和理性的画面控制。作品《课间十分钟》的画面更是遵循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小画家在构建画面时特意将近处两个追逐的男生的轮廓线用较粗的黑笔勾勒,强调了他们的主体形象。作品《苍溟游》和《心无限》的作者分别是15岁的田佳同和16岁的傅诗雨,两幅作品都加入了较为精细、复杂的造型,对线条的把控能力直接反映了年纪稍大的小画家的用笔成熟度和画面设计能力,《苍溟游》画面中水下气泡里的北京地标和《心无限》中圆形的构图,都依赖于作者理性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这也是年纪较小的儿童难以做到的。

        儿童美术是美术,同时还是“儿童的美术”。也就是说,儿童美术在具有美术特征的同时不能抛弃儿童的特色,因而如何让儿童美术保持不拘一格的特征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显然,现实的情况有喜亦有忧。喜的是,大至国家小到家庭,都在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儿童美术事业的发展,客观而言,较之以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忧的是,大众对儿童美术的理解之不足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存在,儿童美术正在经历着发展的关键节点。因此,在面对儿童美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加应当保持适当的警醒。

        一方面,我们应当警惕儿童美术的“伪成人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儿童美术的儿童特色,把儿童美术等同于成人美术,或者只是简单地降低了美术的深度和广度,或是以成人的思维和行为取代了儿童美术。诚然,儿童美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然而不能盲目放大儿童美术的价值与意义,更不能以儿童美术取代美术的全部意义。准确地说,儿童美术只是人在特定的成长阶段中所体现的美术行为和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因此,把成人的思维和行为加之于儿童美术,显然有悖于儿童美术的本真与要义。它既不能推动美术的发展,也不能对儿童美术产生积极影响。比如,我们不能强求儿童都以写实的手法进行写生和表现练习,因为写实概念的形成有赖于观察与思维能力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换句话说,以明暗全因素素描和其他写实方法要求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美术的现象,显然具有“伪成人化”的嫌疑。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警惕儿童美术的“伪技术化”现象。如前所述,儿童美术是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定产物,因而儿童美术在某些阶段难免在“技术”方面出现不尽如人意之处。这里,既有对“技术”理解上的偏颇,也有不如成年人之意的嫌疑。如果在这一阶段“拔苗助长”,任意拔高儿童美术的“技术”,其结果就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让人看到的是儿童美术的表面繁荣,实际上伤害的是儿童对美术的原动力和兴趣。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曾经说过:“假如儿童未经外界的干扰而成长,则他们的创造活动就无需任何特殊的刺激,每一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造欲望,而对他表现的方式充满了自信。”换言之,拔高的只是“技术”,伤害的却是儿童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寄语。从儿童美术的特征来看,其创作的不拘一格对应了未来人才的“不拘一格”。因而,只有尊重儿童美术的不拘一格,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美术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钟传平,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研究生;尹少淳,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