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6日 星期日

    今天为何要重读王阳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6日 12版)

        读书会现场

        《五百年来王阳明》 郦波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阳明画像

        【读书会】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巨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受到究空前重视。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精神旗帜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出了迷人的时代风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儒家学说,其中包括阳明学的普及和阐发,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日前,由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评论部联合主办的以“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为主题的光明读书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围绕刚刚入选2017年度“中国好书”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专家学者们结合阳明心学的当代发展和时代意义等方面展开交流。

        嘉宾

        曹文泽(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朱亮高(上海市委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分校校长)

        吴  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

        陈玉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如何研读阳明心学

        曹文泽: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习阳明心学,我要郑重推荐《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对今天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来说,这本书至少有两大突出作用,一个是教育作用,一个是桥梁作用。

        一是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该书着眼个人和族群两个层面,结合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从心学思想的创建历程角度,对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做了系统地梳理,从“心外无物”“致良知”“事上练”“知行合一”等多方面对心学智慧做了卓有见地地阐发,并为心学正名。

        二是架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沟通融合的桥梁。书中注重将心学宗旨与国人精神、心理结构耦合互洽,特别是突出描绘了对华夏文明的终极追求和内在超越等内容,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精神追求,并将个人安身立命的需要与民族命运有机结合起来。该书既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兼济天下的主流价值,传承淡然自处、应时而变的人生智慧;又宣扬了王阳明在大是大非中敢于担当,注重和谐、讲仁爱、求大同等精神,引导读者讲大局、炼定力、育静气。

        朱亮高: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一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莘莘学子要用拳拳之心、报国之情,审视、反思包括阳明心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让心学之问成为时代追问。

        如何落实,我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厚植根基,让阳明心学进入党校、高校的思想道德课程。王阳明历经千辛万苦,不忘修身养性,最终成为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典范。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值得当代青年人追随效仿。通过将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推进校园文化,强化师资培养,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是创造转化,深入挖掘阳明心学资源,并将其用于构建党性教育理论。要用心学的思想砥砺形成、价值引领方式、实践转化途径等三个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要把党性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坚持主客观的统一和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切实做到知行合一,防止学用脱节、知用脱节、知行脱节,要坚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的修为方式,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放在重要位置。

        三是凝心聚人,让阳明心学成为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之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催化。阳明心学是明代中国思想界的主流之潮,深入研究阳明心学,并紧密结合现实情况和时代课题,加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促进思想理论创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吴震:如今阳明学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表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开始成为时代课题。

        阳明学之所以受到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谈到王阳明的心学,大家会想到“良知”,老百姓会说天地良心,而学术一点说就是天理公道,用阳明学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公是非,同好恶”。良知学说非常接地气,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良知,并且将此推广至周边人群,以至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话,那么整个天下的和平理想就可能实现。正因为具有这样一种思想的正能量,所以大家比较喜欢阳明学。

        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讲,社会上兴起这样一股热潮,也说明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对立。

        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阳明学不仅是传统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理论高峰,而且是孔孟以来心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智慧。阳明学中有一种精神,即勇于反省自己,提升自我的人格;不仅如此,王阳明走的是一条亲民的路线,极力在民间社会推广儒家的正义思想,儒家的仁政思想,所以阳明学历来就是民间儒学的典型形态。因此即便放在当下,它仍然具有自己的思想魅力。在提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之下,阳明学的优秀思想传统值得我们加以尊重,并进行深入的学习。

        陈玉聃:从国际政治理论的角度来说,现在基本由西方垄断,而西方的主流认识即:国家是唯一的,或最重要的行为体,国家的行为方式无非为了“利”或“力”,即利益或者力量,所以国家追求的就是国家利益、国家权力。

        在这个框架中,阳明心学看似毫无作用,但显然真实世界的政治并非如此。国际政治不仅是国家间的博弈,更是人与人的关系,其核心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国家也不仅仅只是围绕着利益和权力展开,深入思考可以发现,国际政治的本质与哲学的本质相通,即人性。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被称作国际关系思想之父,在他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提出了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即只要人性依旧如是,那么原来的灾难依然会重复下去。既然国际政治的本质是人性,那么讲求心性的阳明心学就依然有所裨益,不仅仅对国际政治的专业研究者有裨益,而且对处于世界政治当中的每个人都有益处。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中,一开始就提到,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应当注意,这里讲的人之观念、人之思想并不是指那些伟人、政治家,而是在每一个人的观念中构建和平,这个就是心之伟力,完全可以和阳明心学联系起来。

        观念的力量到底体现在哪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做过一个重要比喻: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个比喻并非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启示人们花开花落本身就是自然现象,没有对错,但世界的意义由谁赋予?是由我们的心和观念。所以“天泉证道”一开始就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是因为有善有恶就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世界的意义就是由我们的心和观念所赋予。历史学家科林伍德曾有这样的著名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我相信王阳明也会说,一切现实也都是现实的思想的现实,一切未来也都是思想的观念的未来,因为是由我们的心赋予了它意义。

        但必须注意,这不意味着只要有了心,从心所欲,不去读书工作,直接可以挥斥方遒。现在有个名称叫“键盘侠”,以前也有个名称叫作王学末流。试想,王阳明之伟大,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明王朝,但是他的后人却没能阻止明王朝的覆灭。同理,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日本走上了明治维新,但清王朝却依然覆灭,何解?这就是郦波教授在书中所说的心学之问。王学末流抛弃的,恰恰是阳明心学的本质。这些人不习六艺,不好读书,不尊当代之物,也不观察现实,不来体察现实,还号称自己以明心见性之空言,实则没有实干兴邦。

        通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书中着重讲述了王阳明的行为,即所谓的“事上练”。在事情当中去追求,打开自己的内心,实践自己的内心,这也就是“天泉证道”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致知最高的道理还是“事上练”,“知行合一”才是最重要的本质。

        今天从“心学与世界政治”的关系角度来谈阳明心学的力量,我们就不需要从一个外部的世界,从太阳那边去寻找光,我们可以很优雅地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曹文泽: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怎么理解这个“心”?在我看来,这个心,就是本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初心”。对普通人来说,初心就是孟子讲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而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呢?按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概括起来,共产党人的“心学”,也就是党性教育的修养方法,应着重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立志,这是党性修养的根基。不立志,就像种庄稼不种好根,其他培土灌溉都是徒然,再怎么辛苦劳作,也不会成功。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要有远大的志向,坚实的基础。

        二是学习,这是党性修养的途径。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结合实践进行独立思考更重要。在当今时代,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要系统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致良知”,这是党性修养的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更应该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自己。要当好表率,做好模范,就要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要深刻认识到提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自觉把党章党规入脑入心,自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自觉做一个纯粹的、内心光明的共产党人。

        四是“事上练”,这是党性修养的实践。良知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获取。需要强调,“事上练”不仅是提高党员修养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成才的必由之路,我们的事业是要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要过来的。

        (本报记者 李苑 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