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走到老百姓心中

    作者:杨遥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4日 14版)

        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出现的高频词,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始终是他心头最大的牵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扶贫开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为此,本版自4月20日以来,连续刊登了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本期又特约了三位来自不同行业、参与过扶贫工作的作者为本版撰文,以便让读者通过多重角度来了解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

        忙了一整天,黄昏时分,我到塬上散步,最后一抹阳光照在沟底那些已经废弃的窑洞上,时光使这些本来标志着贫穷的地方重新焕发出蜜汁一样的亮光。就在前些年,还有人住在这样的窑洞里,随着生活的富裕,逐渐都搬了出来。

        迎面走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手里拿着黝黑的放羊铲,不时停下来当拐杖一样拄着喘口气,露出七零八落的牙齿。我诧异老人这么大年龄了还放羊,便和他攀谈起来。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年轻时候就在沟底那些窑洞里住过,那时他沿着吕梁山脉逃荒,到了这里发现地多,就留了下来。先是给人帮工,后来慢慢驻扎下来,在黄土坡上掏窑,娶妻生子,现在俩儿子已经都有了孙子。大儿子养羊,今天给人杀猪去了,让他帮着放。二儿子承包了十几亩果园,本来今年已经到期,因为管理得好,村干部又让他续包几年。老人谈到当年的艰辛仍然唏嘘,但是说起以前帮他落户的干部和现在让他儿子承包果园的干部,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顿时溢于言表,我不由想起了我的姥姥。

        姥姥活了九十多岁,不止一次给我讲过她记忆深刻的故事,好几次都提到一位姓胡的干部,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这人当过我们县里的公社书记和民政局局长。姥姥一遍遍讲述当年她怎样遇到困难,偶然遇到这位干部,怎样帮她解决。这些细节跨越了漫漫的时光长河烙在了她心灵最深处,当她晚年神志有些混乱,认不清人的时候,讲起这位干部的故事仍然特别条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也都有这么几个愿意一辈子反复去述说,永远不会忘记的人,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帮助过我们。

        上周开例会,乡长讲起不久前县领导进贫困户家里检查“三支队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情况。这家贫困户是个老太太,县领导刚一问起,老太太马上就滔滔不绝说起来了,“第一书记比我的儿子都好,儿子一年回不了几趟家看我,第一书记隔几天来一趟。”然后她开始一件件数算第一书记帮她落实的政策,最后还感动地拿起一盒抹手油有些骄傲地说:“我们村的第一书记看见我的手冻出了裂子,专门给我买的。”县领导们告别时,老太太伸出大拇指说:“共产党好!政策好!党的干部好!”

        县领导听了很满意,这种满意度谁听了都高兴。乡长说:“你们看一盒抹手油的作用多么大!要多去贫苦户家里跑跑。”一盒抹手油值不了几个钱,哪个干部都能随手买十盒八盒来,但我觉得这不是抹手油的问题,而是对贫困户真正关心的问题。能发现老太太手裂了,需要抹手油,这得需要经常在她身边,真正关心她才能做到。

        山西省作协除我之外,还派出两位第一书记。年龄较大的姓李,是部队转业到我们单位的,喜欢户外活动,全国没有几个地方没去过。此前已经任过两年第一书记,工作期满之后,因为单位女同志多、年龄大的同志多,不好派人,他任职村的干部群众对他工作又很满意,就继续干了起来。年龄小点儿的姓陈,是外省人,大学毕业后到了我们单位,非常认真敬业,没时间谈恋爱,三十六岁了还没有结婚,这次下乡扶贫,领导一找他谈话,毫无条件地答应了。李书记原来住在村里的党员活动室,陈书记和村里学校的老师们挤在一间宿舍里,因为需要长期作战,这样住着既不方便,又不舒服,两人合计了一下,按照政策向单位申请了一些经费,在李书记所在的村找了几孔没人住的窑洞,收拾一下,便住到一起。

        我有次搭顺车去找他们,车上有位老大爷说起李书记。“李书记特别有意思,晚上经常打电话请我们去他住的地方聊天,我们村的老百姓经常去。”

        这大概是李书记当时在党员活动室住的时候的事情。我去了他们住的窑洞,确实不时见到老百姓来,有向他反映问题的,有询问政策的,有请帮忙解决问题的,也有来闲坐的。谁来了,李书记都给他们倒上茶,拿出烟,仔细倾听对方述说。有次我看见他和对方聊着,说到了现代人的身高,就站起来说:“咱们比比个子”,比完之后说:“我有两件衣服还没怎么穿,有些瘦了,你拿上穿去吧”,拿出自己的几件衣服给了对方。他做的那么自然,就像我把一件衣服给了我的弟弟,没有让接受施舍的人有丝毫尴尬。村里的一位干部,一见到我就撸起袖子亮出手腕上的表说:“这是我们李书记给我的。”看着比我大不了几岁的李书记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问题,感觉他真像这个一千多口人的村子的大家长。上周村里有户人家的孩子病了,需要到省城住院做个骨科手术,家长害怕住不进去院,来找李书记。李书记二话没说,用自己的车把这家人拉到太原,陪着他们忙前忙后办理住院手续,做各种检查,中午还请他们吃饭。孩子顺利做了手术,完全康复了。去年村里有位贫困户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找了好多医生看不好,李书记听说后,也是用自己的车把他拉到省城,陪着他住进了当地最好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治好了他的病。

        省里、市里来的扶贫干部,与当地干部相比,多些其他资源。就我们这位李书记,去年儿童节打算租一辆大巴,把村里的孩子们都带到省城,让孩子们参观一下省图书馆、博物院、科技馆,吃一顿自助餐,让这些孩子好好感受城市文明,激发他们发奋努力,摆脱贫穷。可惜因为教育部门害怕出安全问题,没有成行,但他时刻惦记着这件事情,而且一有啥好事就想到了他们村的贫困户。有一次他偶然间听自己的几位朋友说每年帮藏区的孩子捐赠衣物、款项,马上问他们能不能给自己村的贫困户孩子捐赠一些?经过沟通,这些朋友发动社会力量,今年为16位贫困户的孩子每人捐赠了1800元、一套衣服,还有书包和文具。

        李书记就这样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他在村里就像生活在家里一样。他经常说,扶贫政策多好呀,这么多老百姓享受到了政策,而且这么多第一书记住到村里,原来那些有违纪违规现象的村干部就不敢胡来了。确实,他就像一只老虎,威风凛凛地震慑不正之风,有板有眼地进行扶贫,有几次因为原则问题,和包村干部还吵了起来。其实,他本人还是一位病人,得了糖尿病多年,每天得打胰岛素。

        陈书记年轻,有次在我们单位开会,他说自己已经是中年人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次任第一书记,刚到村里不久,就有户农民找上他,说孩子考上大学了,交不起学费。这户人家以前家境还不错,但是给大儿子娶了媳妇欠下一屁股债,二儿子考上大学没钱供了。在我所挂职的地方有个陋习,结婚时女方要求男方在县城买楼房,买小车,还要十多万彩礼,基本上每娶一个媳妇就得花四五十万元,许多人家因为给孩子娶媳妇欠下巨债,这户人家也是这样。他不是贫困户,享受不上国家政策,学又不能不上,陈书记于是自己掏腰包给了他1000元。过了几天,这个人打了只野兔,请陈书记去他家里吃饭。陈书记知道对方是要感谢自己,拒绝怕伤了对方面子,买了两个罐头去了他家里。野兔没有做好,特别柴,腥味儿又大,这户人家看见陈书记不怎么动筷子,特别难为情,男人说:“陈书记,我们不会做,下次打下兔子,我给你拿过来你自己做吧。”陈书记赶忙推辞。没过几天,男人果然拿过一只野兔来,陈书记推辞了半天,男人执意要放下,陈书记用微信给他发了二百元的红包。

        陈书记爱读书,六月份刚来的时候工作不太忙,他每星期读一本世界名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进入十月份,工作忙起来,每天入户、填表、汇报、迎接检查……陈书记继续抽空读书,读的是《贫穷的本质》《反贫困行动》《穷人经济学》。陈书记村里也有老百姓要去省城看病,陈书记性格腼腆,平时自己的事情也不愿意去求人,又不认识几个医生,但每次都尽力陪着他们跑医院,找旅店,请他们吃饭,有时人不在,就给他们用手机发个红包。

        陈书记在村里待了半年,就赢得了好口碑,乡里有几位干部向我打问他的情况,想给他介绍对象,有一位想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与他在一起的驻村工作队是县教育局的,也想把自己认识的女老师介绍给她……

        其实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与李书记和陈书记经常在一起的一位村干部。他是村里的能人,家里人在市里经商,开着一家超市和一个小商品批发部,听了李书记自驾游的故事,受到影响,常常说,我要像李书记那样活着,挣下钱到处转转,欣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省里、市里来的干部不仅仅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他们对老百姓思想和生活上的影响更重要。像李书记和陈书记修缮的窑洞,挖了下水,装了坐便器,不用跑到屋外解手了。他们在屋子里安了个壁炉,把村民们修剪下的树枝当燃料,既环保,又经济。村里好多人到他们这里参观,谁都没想到自己祖祖辈辈住的窑洞可以弄得这么舒服。

        李书记和陈书记凑巧和我一个单位,比较熟悉他们,但我想把他们写出来时,感觉没啥可写的,他们干的都是琐碎的、细小的事情,但我想他们这样继续干下去,多年之后,村里的老人们谈起当年的事情,会像姥姥给我讲的故事,记住他们。

        在我挂职的乡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干部,他们生活在城市里,为了扶贫奔赴偏远的贫困山区,有的延误了婚期,有的幼小的孩子在家中嗷嗷待哺,有的面临中考、高考的孩子没人辅导,有的老人年迈缺少照顾,还有的原来就是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艰苦的山区。他们都整天吃住在村里,与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宣传落实国家政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许多时候遇到不属于政策范围内的问题,还经常动用私人关系,甚至自掏腰包。他们把老百姓当自家人,老百姓也把他们当亲人。但也知道一些干部,像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上批评的那样,上级一安排任务,不研究琢磨怎样落实,而是马上分解到下边,美其名曰层层落实任务,实际上是推卸责任。平时工作不扎实,一有检查组织人员几日几夜加班,用表格数字脱贫。这两种人一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一种是搞形式、摆官僚,他们都是走在扶贫的路上,我认为前一种走得是最近的路,走到了老百姓心里,后一种走了最远的路,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作者:杨遥,系山西省作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70后”作家,生于山西。在《人民文学》《十月》《收获》等杂志发表作品百万余字。获《十月》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等奖项。2017年9月开始在山西省隰县阳头升乡挂职副乡长,主要负责扶贫工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