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

    延续文脉 培养新人

    ——评《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

    作者:徐小洲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8日 11版)

        青少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者、继承者与创新者,基础教育必须激活学生内在的文化基因,培养其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之信心与能力。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启动的“攀登工程”——“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项目正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探索与积极回应。该项目以创建大学、中小学贯通的一体化开放合作格局为着力点,旨在传承中华文明,滋养明理、怡情、力行的素质,取得明显成效。其项目研究成果《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一书阐述了以“分层设计”为中心轴,探究以“融合多元路径”“构建课程模块”“开发实践化育”“强化文化浸润”为特征的“一枝四叶”实践本位创新模式。该研究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推广价值,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主体协同合作。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专业性、宽博性与精深性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采取开放、合作的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显示出中小学与大学、地方文博机构等组织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化教育机制。该项目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中心,形成高师院校、中小学一线教学单位、地方文博单位的强大合力,发挥了1+1+1>3的资源整合效用。在具体的协同合作中,各个组织发挥各自的资源与能力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通过创设文化环境、构建课程体系、实行体验践行等措施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提升青少年文化创新能力。在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发展的阶段,各个参与主体协力推进教育改革,协同探索合作模式。

        其次,分学段有机衔接。根据《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要求,并结合不同年龄层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何俊等在《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中以总体分层规划为基点,探索因材施教、分学段有机衔接的综合改革实践方略。在小学阶段,采取知识学习与日常实践化育双结合,构建文化、精神、技艺等三层次校本课程与渗透式课程,实践层面从易知、易用入手,着力于日常行为与生活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真实成长”。在中学阶段,侧重培植学生发现、分析传统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在构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研究”课程群的同时,学校通过组建“传统文化类”研究性社团,开展传统文化的田野调查实践等途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这种分层多元的、注重不同培养目标与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整个过程,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教育奠定基础。有关中小学可借鉴该研究构建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基本模型,并依据自身校园所处的地理文化环境和可操作性条件,创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再次,全方位融入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个一体化、全方位的过程,既是显性知识的传授与互动,也是隐性知识的浸润与熏陶。《实践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一方面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包括基于传统经典的校本课程、基于地方文博资源的校本课程、基于传统技艺与风土习俗的校本课程、基于实践的主体活动等。另一方面提出将课堂搬到日常生活,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消除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藩篱。学校采取“园文化”与“室文化”建设双管齐下等有效举措。如通过“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景观文化、走廊文化、墙面文化、立柱文化、校训文化等;通过“室文化”建设践行“境教”理念的传统文化体验馆,包括校史馆、文化陈列馆、传统农业学习场所、名师工作室、班级文化角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学生置身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有利于其逐渐积累起文化自觉意识,内化所学、所观、所感,进而主动地将文化创造通过外化的实践展现出来。

        (作者:徐小洲,系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