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

    作者:本报记者 张胜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2日 11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近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同发起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在京举行2018年年会。会议聚焦“新时代的国家与区域发展”,与会者就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与难题交流研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

    区域协调发展“新版图”更加清晰

        “随着我国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区域政策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看来,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不断推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新的增长带增长极迅速成长,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指出,“当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从经济角度看,要把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就目前而言,地区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势头仍在持续。第二,要看各地区的老百姓能否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就目前阶段看,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是在缩小的,而且有新的进展。第三,要看不同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不同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和优化组合呈现出比较好的态势。第四,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处在一个和谐共生的状态。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空间管理的力度都在加强。

    区域协调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可忽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补短板,着力克服薄弱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强调,在区域发展方面,要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这块短板。要按照中央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打好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在2020年后,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持续推进相对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杜鹰强调,当前以四大板块分化比较明显、板块内部的分化明显、南北分化比较明显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分化现象不可忽视。如何有效控制分化以保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势头不逆转?他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着重分析转型成功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成功的经验,并着力研究转型困难地区,找出问题症结和实际困难,把区域分化的原因分析透。要坚持目标导向和施策的针对性。解决转型困难地区问题要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坚持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原则。要注意发挥区域间的良性互动。要努力打通国内资源配置的障碍,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区域协调发展新抓手值得关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提出,运用土地市场杠杆撬动区域协调发展。他认为,建设用地指标跨省调节机制,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的市场,有利于发现土地的市场价值,释放土地的巨大潜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就如何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动形成区域开放新高地、释放区域发展新动力提出建议:要在东部地区实施更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开放,提升东部地区在扩大开放中的引领作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

        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强调,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要重视地级市的作用。在他看来,我国绝大多数省区正进入城市群发展阶段,而城市群之下的二级区就是城市经济圈或都市圈。一般地讲,地级市是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支点”,对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作用很大。另外,地级市和一、二线城市相比,分布比较均衡,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杨开忠强调,“乡村振兴最主要的地域依托是都市圈”。他建议,要全面树立都市圈的理念,向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推广都市圈概念,要着力建立健全都市圈的房地产和就业统一市场。要把都市圈与特色小镇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高效的通勤交通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新命题亟须破解

        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向,一系列新命题亟待深入研究。陈宗兴强调,要加强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等问题,形成一批有学术影响力的理论成果,为丰富和推动区域经济学科建设作出新贡献。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跟踪地方典型案例,总结各地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挖掘地方发展潜力,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要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工具。加强战略研究与空间规划的结合,提高区域发展的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

        魏礼群指出,要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功能,积极服务于决策咨询、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围绕更好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各项研究工作。他建议,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坚持把握时代使命;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应用导向;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提升创新力,通过睿智、务实、高端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言,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创新。

        (本报记者 张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