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

    奋斗的身影最美丽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02日 10版)

        本报记者王瑟(右)与绿皮车整备工刘康元在他狭小的工作环境里合影。吴奇摄/光明图片

        临近春节,我接到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政工办科长张永恒的电话:在为数不多的绿皮车上,有一群专门为绿皮车保温的铁路人,每天夜里上班,就为了让第二天早晨开出的绿皮车里温暖如春。

        听到消息,我立刻被感动了:这不正是一群为幸福而奋斗的人吗?

        夜里12点,我来到乌鲁木齐客运段整备车间偌大的车库里。刚一进门,一股浓烈的煤烟味让人喘不上气来。再看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这难道就是他们上班的地方?”我心里打起了鼓。

        一长列绿皮车亮着灯光。我刚爬上车厢,就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的老工人正在给车厢连接处的小锅炉里加煤。狭小的门道空间,铁锨把明显短小了,不好使劲。一会儿工夫,他又用手抓住一个把手,使劲地前后摇起来。

        他叫刘康元,今年59岁,参加春运34年了,今年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春运。他体重只有约50公斤,而他脚下的煤袋却有25公斤,全是他一袋袋从车下面拖上来的。刘康元笑着说:“这袋煤很重,但我干多了,用的是巧劲。”

        他干的工种叫整备工。绿皮车要靠人工烧水保温,晚上停运的列车上就得留人做这项工作,就是整备工。“现在绿皮车越来越少了,但保留下来的这几趟,就得有人做这个工作。我们两个人负责一趟绿皮车,两天一个班,连续干一个晚上,一点也不能马虎。因为每节车都有一个小锅炉,要加煤,要加水,稍不注意就会出大事。”

        和刘康元一起工作的另一位师傅叫金卫红,一位有着32年春运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今年也要退休了。“一想起这事,心里还有点不舍。一是不舍工友们,二是不舍这个干了一辈子的工作。”金卫红说。

        加煤,加水。再加煤,再加水。看似简单的工作,这些整备工却干了几十年,就为了让第二天开出的绿皮车厢里是暖和的,上车的人可以喝到开水。

        “你们这工作别人也不知道呀。”

        “是。乘客上车看到的是乘务员,是列车长。没上车,看到的是站台上的各种服务人员,却从来没有人知道还有我们这些整备工,是我们在夜里为他们烧好了炉子,烧好了开水。”

        听金卫红师傅的这番话,我心里立刻想起一句话:奋斗的身影最美丽。眼前的这两位师傅,以及与他们从事着一样工作的众多整备工,都是让人敬佩的人,因为他们日日月月年年默默无闻为别人带来温暖。

        (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