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6日 星期一

    浙江洞头

    换一种方式“靠海吃海”

    作者:本报记者 方曲韵 陆健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6日 04版)

        【新春走基层】

        “这片沙滩已经是‘网红’了!很多人都是在朋友圈看到照片,慕名而来。”东岙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平指着135米长的东岙沙滩,言语间满是喜悦。冬日的阳光温柔而和煦,记者看到,有不少人光着脚在沙滩上奔跑、玩耍。

        东岙村地处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的东南部,是一个面朝大海、以渔为生的海岛村庄。近两年来,眼看着一间间古朴的石头房变身民宿,游客络绎不绝,在东岙村生活了几十年的林振平忙碌又开心:“今年春节,游客数量又创新高,好多民宿都客满,这样的情形在几年前根本想不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洞头人在探索“靠海吃海”生活方式的途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过去海岛交通不便,村民们生态保护意识也不强,为了盖房子,从沙滩上挖沙子,为了图方便,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向大海。那些年里,沙滩上垃圾遍地,赤潮频现,养殖户经常亏损。

        变化开始于2016年,温州市入选国家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试点城市,下决心要花大力气开展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工作。拥有351公里海岸线的洞头区当仁不让,打响了海洋生态环境保卫战。

        “海洋生态修复,就是要通过技术工程措施手段,对原来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修复,使它恢复到原有的功能和水平。”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党委委员、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李昌达介绍,东岙沙滩修复工程于2017年1月正式启动,历时5个多月,投入850多万元,这片洞头最有名的沙滩终于恢复了原貌。

        如今,东岙沙滩的生态功能也在逐渐显现。“沙滩修复以后,一是对海水形成一定的过滤作用,使海水变得越来越清了;第二,沙滩还能消浪,台风来的时候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李昌达说。

        谈到沙滩修复前后的变化,经营民宿的村民感触最深。2016年,村民瞿爱叶将沙滩边上的自有住房改造成民宿,她说:“以前都说洞头留不住客人,大家都来一日游。现在沙滩越来越漂亮,游客来了都想住一住,民宿的生意就火了。”

        通过实施岸线资源整治修复、沿海村居改造升级、生态廊道建设、花园村庄打造等项目,洞头的海岸线靓了、海岛美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整体环境好了之后,旅游业也就发展了起来。仅去年一年,东岙村旅游产值就达1200万元,洞头民宿的数量更是从2016年的3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家。目前,位于“蓝色海湾”整治区域的渔家民宿达151家,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了1000多位渔民转产转业。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就像一根杠杆,撬动了洞头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实力的提升。

        “现在来洞头的人都会觉得,洞头的农村要比城区好,好在村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洞头区区长林霞一直强调,同样是“靠海吃海”,现在,洞头要走的路是既彰显“海韵”、又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道路,必须要保持不再围垦的定力,坚守海洋海岛特色,谋划海岛新发展,打造海上花园和城市客厅。

        (本报记者 方曲韵 陆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