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书话】
终于读完了《带灯》。说“终于”,是因为读得不是很顺畅。《带灯》一改作者以往的写作习惯与情节安排,有了新的叙事方式,因而增加了欣赏障碍;有了去故事性的谋篇布局,因而减少了阅读快感。叙事铺陈与细节描写浑然一体,乡村生态与人物枝蔓骨肉相连,吝啬笔墨于故事铺排,侧重描绘于细枝末叶,近似工笔却有着漫画式的人物对白,酷似小品却有着大写意的人物勾勒,揭示人性本真而不作是非褒贬,梳理矛盾渊源而不做黑白鉴定。语言载体的节奏感与娱乐感被弱化、淡化、边缘化,文字释放的生活信息与原生态风情互动、互生,交相辉映。渐进式演义,解剖般展开,抒情消弭于沉重,赏心抑制于沉思,阅读的趣味被稀释,咀嚼的本能被刺激。不知不觉中仿佛步入隧洞的幽暗,兴趣与退缩并生,欲罢不能,便鼓足了勇气前行。读完了《带灯》,没有长长地舒一口气,却久久地陷入了沉思。带灯!带灯!带灯是萤火吗?萤火是带灯吗?
《带灯》是贾平凹的。只有贾平凹能写出《带灯》,只有《带灯》能证明贾平凹就是贾平凹!不管他怎样刻意地寻求突破与变化,《带灯》摆脱不了贾平凹的惯性思维与智性语言,抹不去他特立独行、一以贯之的贾氏印记。人物对白风趣自然,却非原汁原味;情节演进跳跃舒缓,却利于细节回味。《带灯》虽然抛弃了戏剧化的小说叙事方略,却受制于贾平凹个性化的小说创作谋划,即使句式组合近似于刻意,冷色幽默与浅显讽喻却如影随形。贾平凹经营文字如同经纬纺织,只见走绣,不见针脚,巧夺天工如同蜂之筑巢、蚕之作茧,看似轻描淡写,却有信息积聚释放。上下语境,左右关联,一脉相通。我不知道是散文成就了贾平凹的小说优美,还是小说成就了贾平凹的散文空灵,反正贾平凹永远是贾平凹,我笔写我禅,理解不理解,悉听尊便。故此,《带灯》即使不署名,熟悉贾氏风格的人,读数行便知《带灯》手笔非贾平凹莫属。
《带灯》是文学的。如果阅读只停留在字面上,《带灯》会给人一系列的非文学、超文学的错觉。有人以为《带灯》类似乡村纪录片,或以为《带灯》的现实意义超越了小说的叙事文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可能是一些读者先入为主,或者带着另一种有色眼镜,或者是一厢情愿式的个人曲解。无论怎样解读《带灯》,都不能忘记《带灯》的小说家言本色,《带灯》是形变神不变,可能比《浮躁》《秦腔》甚至《废都》更小说,因而更文学。古往今来,通俗不是文学的唯一属性,雅俗共赏只是文学的形式兼顾,实际上越是文学的,越逼近禅,亲近混沌,接近模糊,拒绝脸谱化,远离戏剧渲染。人生如戏,照搬现实就有戏。当然,《带灯》不是照搬,是庖丁解牛,剖开了社会的一个横截面。《带灯》如同云横秦岭,远近高低,各是各的姿态、变化,不是风景,胜似风景;《带灯》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红的是玫瑰花鲜艳,带刺,刺扎人但仍是玫瑰,不是荆棘。《带灯》不能浏览,浏览则窒息灵感反应,蒙蔽心智拓展,自己把自己推向误读的深渊;必须品读,品读则屏退错觉,驱除心魔,于文字欣赏中回味,于回味中感悟小说之妙。会心一笑,能呼吸人性的芳香;灵机一动,能体会语言的睿智;揪心般的隐痛,是因为心与字里行间的气场沟通,有了不由自主的共鸣。我说《带灯》是文学的,因为《带灯》聚集了文学所有的元素而羽化成魔幻般的萤火虫阵。
《带灯》是现实的。文学是现实的载体,现实是文学的土壤。《带灯》的横空出世,是呼之欲出,而非无病呻吟。作家不是生活在空中楼阁,而是与现实同呼吸,共命运。蜜蜂酿蜜是蜜蜂的本事,作家创作是作家的宿命。贾平凹是泥土里滚爬摔打过的文学家,身隐都市却魂游乡村;乡村渐行渐远,却与他藕断丝连;他叹息着传统乡村的蜕变,也关注着当下乡村的命运。他如同一个江湖行走的游医,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望闻问切是本能更是本事。他的《带灯》应该是望闻问切中的笔记。《带灯》给人的强烈感受是带灯的所见所闻与所为,如同作者的亲历;带灯的所思所悟与困惑,如同作者的呓语。作者写活了无助的带灯,也写活了无助的乡村;作者咏叹了孤独的带灯,也咏叹了孤独的人生。带灯啊带灯,叫人如何不悲悯!
《带灯》是中国的。这不言而喻。带灯是个小人物,却肩负了一个大责任。谁能想象,在一个并不偏远的乡村,有一位弱女子充当着基层社会的润滑剂与基层矛盾的万金油。说她无职无权,她是镇政府综治办主任,村民对她不能不敬,她能舒缓村民的苦头,也能给予村民甜头;说她有职有权,她不过是镇政府的灭火器,领导指向哪里,她就得出现在哪里。不能说她没有能力,她的工作因为她而有声有色;不能说她不尽职责,她的脚踏实地使她起早贪黑。置身在权力与法纪、利益与是非纠葛、纠缠、纠结的漩涡之中,她清醒却束手束脚,她努力却捉襟见肘,她抗争却事与愿违。她的角色便是她的宿命。掩卷之后,不能不想:唉,中国有多少个带灯呢?
《带灯》文学意义的延伸与超越可能在这里,《带灯》容易被误读的原因也可能在这里。《带灯》给了当代中国文学一个样板。
链接
《带灯》是贾平凹2013年发表的一部中文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充满文艺青年气质的女大学生到基层乡镇政府工作,负责任地处理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故事。小说从一个乡镇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正在发生的震撼人心的变化。《带灯》入选《2013中国好书》。2017年10月, 《带灯》英文版在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举行了首发式,受到国外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小说《带灯》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带灯”的女乡镇干部,她原名叫“萤”,即萤火虫,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小说《带灯》从一个女乡镇干部的视角透视当下的中国社会,通过带灯的工作展现当前的基层中国现实,通过她与远方人的通信展示基层干部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小说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创作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读性。
(作者:孔明,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审、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