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8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 第五十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9日 星期二

    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一定要有新作为

    作者:齐卫平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9日 08版)

        观众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参观“复兴号”列车模型。 新华社发

        图为泰井高速公路井冈山段。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与新时代的节奏合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展示新作为,才能创造新时代气象。

    1、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首先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要有新作为,必须着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是挂在嘴上的说辞,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纵观党的奋斗历程,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历史全过程。40年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卓著成就,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党的领导加以突出的强调,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观点,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的论断,突出了党的领导价值含量。

        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动摇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体现出来,放弃党的领导,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

        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党的领导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种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能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覆盖党政军民学各个领域,必须包括东西南北中全方位。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意识、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推进领导体制改革、强化党的领导力,是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新作为的着力点。

    2、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取向上有新作为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这个鲜明观点对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要有新作为,必须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取向。

        把政党自身建设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联,构成我们党的鲜明特色。“人民”是马克思主义话语系统里分量最重的一个词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提炼为党的根本宗旨,在长期实践中得到坚持和发展,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成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制胜法宝。

        共产党人必须为人民谋利益,这在思想理论上是清楚的,但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却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我们党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宗旨意识容易淡化、群众路线的思想容易弱化、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容易虚化。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要有新作为,需要认真解决好把人民摆在什么位置上以及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这些论述立场鲜明、含义深刻。

        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取向上有新作为,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领导人民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取向决定着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的走向,党的建设推进的深度反映着人民满意的程度。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3、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上有新作为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把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

        政党组织缘政治而诞生,因政治而存在,谋政治而发展,注重和加强政治建设,体现一个政党的思想自觉。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从来就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党的十九大突出党的政治建设,与党中央历来的思想一脉相承,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建设“伟大工程”注入了丰富的创新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里,“根本要求”揭示了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首要任务”明确了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的责任担当。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伟大工程”的建设,目的是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政党。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要有新作为,就必须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4、在履行历史使命上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角度,阐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表明这“四个伟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紧密相联。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要有新作为,必须统揽“四个伟大”新的历史使命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四个伟大”为历史使命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必须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伟大工程”本身是“四个伟大”中的一部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中,从严管党治党任务不会减弱只会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是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四个伟大”为历史使命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必须树立勇于实现伟大梦想的责任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摆在“四个伟大”的首要位置,“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全部历史实践的责任担当,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动力源泉。党治国理政要把实现伟大梦想作为最重要的责任担当,党的建设一切举措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伟大梦想,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作为必须落实到实现伟大梦想的责任担当上。

        以“四个伟大”为历史使命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必须以进行伟大斗争为必由路径。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伴随着伟大斗争。斗争因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伟大,对伟大斗争掉以轻心,就可能阻碍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矛盾具有结构性、深层性、复杂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历史新特点,进行伟大斗争是肩负“四个伟大”使命必须的路径选择,不能躲闪回避,无法绕道而行。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必须以顽强的韧劲进行伟大斗争。

        以“四个伟大”为历史使命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建设,必须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取得优异的执政业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伟大飞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必须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为党治国理政的追求,用经得起历史检验和得到人民认同的执政业绩,将建设伟大工程与推进伟大事业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者:齐卫平,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课题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