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7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江苏海安:

    脚上沾着泥土 心中装着民情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徐晓阳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9日 07版)

        【十九大精神在基层】   

        “孙大爷,您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讲。”家住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镇李灶村的孙学刚坐在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听着李堡镇“小蚂蚁”青年宣讲团成员徐晓梅给自己讲解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意思就是稳定土地承包权,保证我们农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从土地中获得收益!”孙学刚脸上笑开了花。

        “老人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们更加有力量、有信心去开展宣讲工作!”徐晓梅告诉记者,十九大结束后,李堡镇立马吸纳广大青年干部,组成“小蚂蚁”青年宣讲团,走进农村,用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的语言,为识字有困难的老年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讲到听众心坎上。

        “小蚂蚁”青年专业宣讲团队是海安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缩影。海安还打造了一支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轻骑兵”草根名嘴宣讲团队,他们兵分三路,分别以“田秀才”“土专家”“文艺兵”为队名,将十九大精神传播进农家,用乡味、乡情促百姓共鸣。

        “竹板一打震天响,我们即兴来登场;今天不把别的表,学习十九大最重要。”在海安镇三里闸村村民陈建国家中,“理论宣讲轻骑兵”文艺兵小分队用接地气的快板词向农民群众传达十九大精神,大家边听边学,纷纷竖起大拇指。“听快板也能学习十九大精神,接地气,有创意,俺们听得懂,也听得有滋味!”陈建国说。

        据悉,海安县高新区“理论宣讲轻骑兵”宣讲员共30多人,他们走进乡村,让百姓“点单”,听百姓音,讲百姓话,以“身边人”“身边事”宣传十九大精神对每一位普通百姓的重要意义。

        此外,海安县还推出“老戏新唱”,用当地特色唱腔唱响时代最强音,更是打通了基层乡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最后一米”。

        “春雷一声震天响,全国人民喜洋洋;欢庆党的‘十九大’,我们登台唱凤凰;‘十九大’报告放光芒,句句体现民愿望……”这样带着浓厚方言的唱腔,叫做“唱凤凰”,连日来唱响在五千年青墩文明发源地——南莫镇青墩村。听众都是当地的村民,而且都是坐在自己带来的小板凳上。村民们亲切地将这种活动称为“板凳讲习所”。

        一张小桌作课堂,几张板凳围起来,大家一起“唱凤凰”,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已成为南莫镇的新风尚。截至目前,南莫镇16个村389个村民小组的“板凳讲习所”已经实现了全部覆盖。

        与此同时,海安县还在黄梅戏、水乡号子、道情等民间艺术中注入了十九大新思想,排成新节目,穿插说唱、三句半、里下河号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并结合“农民乐一天”“三下乡”“欢乐送百姓”等活动进行巡回演出,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了解十九大的新理论、新思想。

        “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这种更为接地气的平台,不仅能推动十九大精神走进群众,也拓宽了群众了解党的决策部署的渠道,做到绝不让每一位农民掉队!”十九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陆卫东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徐晓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