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7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以“工匠精神”抓党建 用“绣花精神”抓扶贫

    ——访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委书记王晓军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通讯员 田凤元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5日 07版)

        【市县委书记专访】

        “卓资县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准备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卓资县委书记王晓军说。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内蒙古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卓资县更是不甘落后。10月27日上午,自治区党委以视频会议形式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当天下午,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召开了常委会和380人干部大会,由县委书记王晓军传达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并邀请内蒙古党校教授杨耀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据王晓军介绍,2014年,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卓资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22158人。3年来,累计解决5657户11295人的稳定脱贫问题,全县贫困发生率由13.1%下降到6.9%。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内蒙古自治区有国家级贫困县31个,乌兰察布市就有8个,而卓资县又属于深度贫困县。”王晓军说,11月6日上午,卓资县召开340多名党员的主题党日活动,发出《投身脱贫攻坚,争当北疆先锋》的倡议书,号召全县共产党员以14支脱贫攻坚先锋队为标杆,增强“三线”作战的能力,凝聚“五力”攻坚的合力,构筑起“三动”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机制,确保在2019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如期摘掉贫困县帽子的目标。所谓“三线”,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三条战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斗力;“五力”,即全面凝聚以上率下合力、交心谈话助力、专项考核压力、优先保障增力、“两学一做”聚力五个方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合力;“三动”,即构建起支部带动、三级联动和考核驱动促脱贫的长效机制。

        “三线五力”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机制,极大调动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动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线形成了生动实践。针对慢性病人占到全县贫困人口47.7%的实际,卓资县广大党员干部抓住这个牛鼻子,创建了“患病普惠、慢病特惠、大病兜底”三重保障减贫的健康扶贫机制,使全县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平均减轻30%,因病致贫率同比下降39.7%。用王晓军的话说,“针对贫困慢性病人采取的慢病特惠送药措施,打通了基层医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为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统筹的效果,卓资县积极探索“产业收益”为重点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与北京德清源合作建设的“金鸡扶贫”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全部投产运营,可辐射解决全县8个乡镇3000多户7000多名贫困人口的增收脱贫问题。同时,县委、县政府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筑秀美绿长廊,打造休闲养生地”,全面启动“五城联创”工程,积极开展“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未来几年,卓资县将重点打造休闲旅游业,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让旅游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王晓军说。

        20多年的旗县工作经历使王晓军深刻认识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一定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工匠精神’抓党建,用‘绣花精神’抓扶贫,为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卓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奠定强有力的组织和干部基础。”

        (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通讯员 田凤元)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