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篇】
五年前的那个冬日,让这里成为逐梦之地。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就来到深圳前海。这片填海而成的泥泞滩涂,因五年前的殷殷嘱托,迎来了它的蝶变时刻。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五年后的今天,走进前海,高楼如春笋拔节,工地上机器轰鸣,整个城市每一天都在蓬勃生长。五年来,前海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实现了“一年一个样”的大变化,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新的最前沿。五年,从一片“荒滩涂”变成万众瞩目的“聚宝盆”,世界500强中有200多家落户前海,“前海速度”彰显着中国自信,蕴含着世界机遇。
依托香港的“核心引擎”:
前海成为内地港资企业发展最好的地区
如今,对很多香港人来说,深圳前海已经成为第二故乡。
2012年,36岁的香港人吴廉阳进驻前海,为前海项目进行工程咨询。每天一大早,吴廉阳便从香港家中动身赶往深圳湾口岸过关,晚上6点多再从前海返回香港元朗,多年来每天如此。
亲历前海从一片滩涂成长为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吴廉阳感到特别有价值,“从一无所有到建设一个一流城市的机遇,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
这块曾经的滩涂之地,具备得天独厚的海、陆、空区位优势,18条轨道交通线构筑深港半小时、珠三角一小时交通圈,让这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
从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到后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这片土地已经成为深港合作“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
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郭玮强在内地创业潮的启发下,决定把自己的研究推向市场:钱包可以验钞、旅行箱能自己称重、手机给行李箱开锁……这为他赢得了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
不久,郭玮强决定将公司的研发基地转移到前海,“这里产业配套更好,内地又有着广阔的应用需求,无论是日常研发的各种材料供应,还是应用合作,都更为方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深圳是全世界在硬件制造的速度、素质、价格方面平衡最好的地方,前海则是很好的深港合作平台。”在郭玮强看来,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两地合作的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优质的服务、良好的配套,吸引了大批香港创业青年入驻。截至今年10月底,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36个,同时为香港大学生提供1500个实习岗位,接待近2万名香港学生前来交流学习。
“几年来,前海不断探索香港服务业与内地合作的新方式,为香港拓展政策、产业等方面的空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介绍。
在前海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万千百十”工程中,前海明确1/3空间面向港企出让,规划由港资开发的建筑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吸引1万家香港企业落户,力争港资服务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建成香港十大服务业聚集基地。
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表示,前海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方位拓展与香港合作的深度广度,既推进了前海的大开发大发展,也为香港扩大发展空间、推动香港经济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截至今年10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资背景企业7850家,注册资本9045.16亿元。2017年1至10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增注册港资背景企业2276家,新增注册资本2321.77亿元。
“事实证明,前海已经成为内地港资企业最密集、效益最好的地区。”王锦侠说。
服务内地的“创新特区”:
“前海红利”已经越出28.2平方公里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一天,前海迎来了中国证监会送出的特大礼包。
这一天,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同时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这意味着在CEPA框架下,港资证券公司突破了外资不能控股以及单一牌照的限制,前海金融业发展进入新起点。
在筹备东亚前海证券的过程中,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洪感触良多,“前海对企业服务政策摆得非常清楚,能给企业的东西一目了然”。曾经在内地工作过多年的田洪认为,前海体制机制的开放、制度创新的力度、企业视野的开阔、“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意识,值得内地学习和推广。
落实“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前海人认为义不容辞。
“要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在深港合作和自贸试验上迈开更大步伐,为全国改革开放贡献更大力量。”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党组书记田夫表示。
从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起步,前海已成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保税港区、自贸试验片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四区叠加”之地。
截至目前,前海蛇口片区共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08项,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的共115项,并有数十项成果分别在深圳、广东和全国进行复制推广,继续保持在国内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制度创新的红利不断涌现。”田夫表示,国家还赋予前海法治示范区、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等14项先行先试的使命。前海在深港合作、金融创新等领域形成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体系,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前沿、开放热土、创新高地。
如今,前海制度创新的红利早已突破它28.2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在国务院最新发布复制推广的19项改革创新举措中,有6项是前海首创。
“2016年,来前海交流的各种考察团达2000余批次,前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王锦侠说。
从江西赣州市委组织部来前海挂职的王健洪,在学习心得里写下了他的理解:“前海‘活’,活在思想;前海‘大’,大在气度;前海‘高’,高在起点;前海‘实’,实在干事;前海‘快’,快在节奏;前海‘新’,新在首创。”
今年7月,前海蛇口片区与陕西、四川、重庆等地的自贸试验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加快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验复制推广,合作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探索形成“信息共享、经验共创、模式共建”新路径,以及“一带一路”陆海统筹、同频共振新格局。
“授权给我们了,我们就大胆往前走!”越过28.2平方公里的土地,前海人不负总书记的重托。因为它已经不再只是深圳的前海、广东的前海,更成为中国的前海。
面向世界的“重要支点”:
“中国前海”的巨轮将驶向全世界
祖籍汕头的香港人陈升曾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2015年,陈升决定北上创业,并在前海注册学学科技有限公司。
“学学科技”的模式是将垂直领域搜索引擎用于服务电商及贸易采购。项目运营6个月后,就实现直联国际212个大型供应商,货品种量超过15万种……今年起,陈升利用平台所累积的国际网络,协助中国品牌“走出去”。
与这个香港年轻人想法一样的,还有他脚下的这片土地。
今年6月29日,“深港陆空联运”改革试点在蛇口海关前海湾保税港区启动。货物在区内完成海关查验后,直接运抵香港机场“登机”飞往目的地,“全国揽货-前海集聚-香港直飞”的出口贸易生态圈成为现实。
“牢记使命,大胆谋划。”杜鹏指出,前海人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蓝图。
几年来,前海坚持高层次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作用初步显现,与印尼、白俄罗斯等多个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招商局集团在全球21个国家、51个港口布局港口网络。
今年前三季度,前海积极引导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来自2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在片区内设立,注册资本147.52亿元。
日前,瑞士大苏黎世区经济促进署大区副总裁卢卡斯·休伯来到前海谈合作,对于合作的前景,他充满憧憬:“我们将积极促进瑞士本土孵化器与前海展开合作,推进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并加强再保险等领域的合作。”
今年以来,前海与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成“中俄地区合作发展基金”项目,外交部将该项目列入“一带一路”峰会重大成果;推动中科自贸产业园区合作,促进深圳与科威特在产能、金融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曾多次到访前海的世贸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说,前海应在贸易便利化、贸易金融和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世贸组织也将加大支持深圳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走出去”的力度。
今年年初,“中国前海”船籍港正式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设立,标志着前海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变为现实。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中国前海”的巨轮,代表着新时代的中国驶向全世界。
(本报记者 陈恒 严圣禾 冯蕾 钟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