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嘉斌 车海芬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5日 06版)

        本报讯 通讯员王嘉斌、车海芬 记者严红枫从浙江省湖州市农业局获悉,北京时间2017年11月23日23时2分,“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意大利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截至目前,中国共有GIAHS项目13个。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据史料记载,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形成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有2500年历史。时值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吴、越两国在此筑塘、屯田劝农桑,修筑加固南太湖湖堤并连成一线,在洼地东西向开挖“横塘”,南北向开挖“纵浦”,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棋盘式塘浦排灌系统,确保了南太湖区水稻、桑蚕和鱼塘收获,堪称世界奇迹,比都江堰还早了200年。桑基鱼塘系统是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蚕、蓄鱼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至今其科学的物质循环利用链和能量多级利用依旧堪称完美,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在水塘中分4层充分利用了水体生物链,废弃物被循环利用,达到和谐共生零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2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湖州先民向世界提供了洼地开发利用、生态循环发展的中国模式。

        随着生产的发展,桑基鱼塘系统在传承和保护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为此,2013年湖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11个部门联合组成的桑基鱼塘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桑基鱼塘保护与发展专题研究会,及时协调解决桑基鱼塘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颁布《湖州市桑基鱼塘保护区管理办法》,并将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纳入《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划定核心保护区、次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市、区两级政府每年通过专项资金,以项目补助形式对核心保护区内桑树补植、鱼塘修复、河道疏浚等给予财政补助,目前已投入保护修复资金1000余万元。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休闲农业的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