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云卷,秀水泱泱。站在烟雨楼上眺望嘉兴南湖,百年革命历史如风云过眼。
96年前的盛夏,一叶扁舟在此静静靠岸,十几位或穿长衫或穿中山装、西装的志士悄然下船。没有人想到,这一刻,会成为中国新的历史纪元;这条船,将掀起改变人类20世纪历史的磅礴巨浪。2005年6月21日,在庆祝建党84周年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作为中国革命源头精神的“红船精神”,将这种开天辟地的力量、将这段奇伟磅礴的史诗、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浓缩进了深邃的理论表达。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的“红船精神”,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的完整建构作出了巨大理论贡献,对开辟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红船初心作出了深刻阐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创思想与理论,是从党的一大继承而来的初心与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色底色,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大党的精神史与它的领导者思想史的贯通。
它折射了习近平同志融入血脉的红色家风与革命家教。
出生在红色革命家庭,亲承父亲习仲勋同志和母亲齐心同志的言传身教,经历了延安梁家河下乡的艰难岁月,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矢志不渝的奋斗理念,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大志向和大担当,已经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血脉。“红船精神”,既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诉说着他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初心。
它凝结着习近平同志主政地方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
从华北平原的苍天厚土,到八闽大地的山容海纳;从之江大地的发展新篇,到黄浦江畔的改革潮声;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下乡知青到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经历了多层级、多领域的实践历练,经历了长时间、深层次的思想积淀。“红船精神”,正是这些实践真知的理论呈现,表征着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理论之“魂”。
它昭示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理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含的民族观、人民观与历史观,已经呈现在“红船精神”的概括和阐释上;其所展现的中国共产党以思想建党、与人民奋斗、善自我革命的特质,与“红船精神”的理论表达一脉相承。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南湖革命纪念馆熠熠生辉的党徽之下,他再次强调“红船精神”的内涵,重申不忘初心的意义,做出了“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殷殷叮嘱。这一幕,与一大船中会议的景象,形成了穿越时空的呼应,一同定格在历史之中。
当今天的人们再次站在湖边静观,这两个历史的镜头,已经融合成了一幅新的南湖烟雨图、时代风云图。在黑云压顶的民族危亡关头开出大道,党的一大有开天辟地之功;面向建党百年,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同样是在进行新的开天辟地。扛着历史、奔向未来,代代传承红船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凝聚起更为磅礴的力量。
(2017年11月12日于浙江嘉兴南湖畔)
(作者:张政,系光明日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