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任务。同时鲜明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的诞生,标志着人从动物世界走出,开启了文明进程。文字的出现,加速了人类文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闪烁着民族智慧光芒的中华语言文字,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着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汉字字体形态不断适应书写工具、书写材料、使用功能以及自身内部体系的发展,不断进行继承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殷商甲骨文到今天的网络语言,汉字都在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条件和时代要求,继承文化基因而又不断演进自身体系和形态,立足文化潮头又反映时代新貌。正因如此,在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出现文化断层的文明,这与作为“雅言”“通语”的汉语汉字及其表征的中华文化所具有的顽强文化基因和自适应能力,以及旺盛的文化创新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早期的白话文运动,倡导汉语书面语要适应口语的变迁,完成了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统一,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也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直接需要,国务院专门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认真总结汉语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历史任务,为迅速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科技开辟了宽广道路。这三大历史任务的推进,也是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传统、开放发展中的创新创造。特别是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既汲取了汉语的切音智慧,又借鉴拼音文字符号元素,使其不仅成为学习汉语汉字的重要辅助工具,而且在改革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编制辅助语、文献检索、汉语拼音输入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被联合国和国际标准组织认定为拼写中文的国际标准,堪称新中国文化建设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语言文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创新发展。
语言文字,是开启文化的一把钥匙,也是开启智慧之门和未来之门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些年来,中华经典诵写讲、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海峡两岸大学生汉字创意大会等活动广泛开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华焕发出时代价值。此外,配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建设等召开的世界语言大会,有力提升了中国语言话语权,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积极跟进科技发展前沿,推动发展语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及其社会应用,这些立足世界科技前沿技术上的中华语言文化创新,必将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应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出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更加均衡更加充分的精神食粮。不仅更加关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更加关注社会特殊群体的特殊语言需求,为精准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体人民共享社会文化权益奠基铺路;还应输送更多经典,打造更多精品,以语言文化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引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精神文化空间里的“诗和远方”。此外,也应着眼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人的生存需求和社会文化变迁,不断抢占语言信息技术、语言数字传播技术、语言人工智能技术、声控技术的制高点,加强技术伦理和信息空间语言文化建设,研究新技术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满足社会信息化、生存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时代新的文化需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语言文字事业,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需要树立清醒的语言文化观。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一座宝库,积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民族智慧、文化认知和价值创造,是祖先馈赠给今人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只有科学传承,才能更好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蕴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变,民族血脉不能断,民族精神不能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不能刻舟求剑,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结合时代发展,赋予并拓展新的时代内涵,创新现代表达形式。还要注意开眼看世界,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立足中华文化立场,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激发中华语言文化的创新活力,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强大生命力、蓬勃创造力、深远影响力。
(作者:姚喜双,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